第246章 籌備大事!(1 / 2)

誰都清楚。

朱標拿老朱當幌子,也就是個藉口罷了。

實際上是想這事兒由官員們提出來。

禮部剛剛犯了這麼大一個錯,得到朱標饒恕,此時肯定要投桃報李。

“唉,希望父皇能恩准吧。”朱標若有所思地嘆息一聲,一揮手,“大家復會,繼續商討!”

“有關立國大典以及我大明第一次應天會議的會議精神,全部可以納入討論之中。要在過年之前拿出一個確切方案,不僅要在我六部之內討論,同時每天回家之後,你們還要召開會議跟各地官員以及堂部討論。”

“各省的巡撫、按察使,能親自來應天城開會的要來應天城,不能親自到來的也要加入電報會議。”

朱標下面的話,就算是為今天這場討論定下調子了。

也是圖窮匕見。

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召開立國大典和第一次大明應天會議。

這兩件事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統一思想,正式將大明的國格確立,以嶄新的方向走向未來,將過去舊的東西通通拋掉。

可以說經過這次會議之後,之前大明的一切都只是名字相像,但實際上已經全部被朱標換成了後世的那一套。

而這一切的關鍵根本原因,當然是為了朱標的大兵團殖民計劃。

民間那些儒家殘餘的說法,是朱標要布恩於天下,施王德於四海……要做古今未有的聖王。

大街小巷也都是這麼討論大兵團計劃的。

但只有朱標自己知道。

不過是變相的移民殖民罷了!

他要在這個時代讓大明吞下世界最好的土地,最多的資源,在各地建立建設兵團,讓這些建設兵團帶去先進的工業經驗將當地開發成自己的殖民地。

然後在徹底紮根下來。

最後建設兵團的人建設完成之後,可以回國享受養老。

而留在當地的人則繼續殖民,為大明提供更多資源。

到了這個階段,就是朱標的最終計劃,開啟大同社會!

以全世界的力量反哺回大明,在大明徹底建立一個大同社會。

到了那時候,大明國內每年都會有吃不完的糧食輸入,用不完的工業品輸入。

老百姓全民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哪怕是不上班,待在家裡也有錢發,每個國民都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然後再進行引導,把全民都往藝術、科技和發明創造創新這些方面去引導。

當然,也不是讓老百姓真的待在家裡什麼都不幹。

只是朱標想試驗一下,真正到了物產極大豐裕,生產力極其高效的情況下,大同社會能否實現?

要知道前世從一窮二白吃不飽飯的狀態,發展到科技文化、經濟、工業等等方面達到世界最前列,也不過用了區區四五十年而已。

自己有技術,還沒競爭,沒敵人。

為什麼就不能種田種出一個奇蹟來呢?

到時候成功建立了大同社會的大明,要是能穿越到其他時代去,其他世界去,不知會發生怎樣有趣的碰撞?

金鑾大殿的會議一直開到深夜才勉強散場。

一里多長的御道上,踏著月色回家的官員們,還在興奮地討論。

“沒想到吾等今生竟有幸見證如此偉大的時代!”

“聖王治世也不過如此了。”

“若是這場立國大典成功建立,我敢保證我們一個個全都將載入史冊!”

“何止,這還僅僅是個開始而已。”

“以太子殿下的謀劃,以及這個世界五洲四海的龐大面積,未來,嘖嘖嘖,簡直連想都不敢想。”

“可以說《山海經》中出現過的地盤,我大明都能試著去佔一佔!”

官員們一個個臉紅的像喝醉了酒。

能當官當到這一步的無不是有雄心壯志,有野心之輩。

眼看朱標拉出的宏圖如此雄偉,誰能不動心?

吱呀!

深夜,宮門緩緩開啟。

一個個官員乘上各自的專屬馬車,回到朝廷配發的府邸。

身為應天府尹的楊士奇,此時顯得格外興奮,還在馬車上就連連拍著大腿。

“太好了,太好了,若是立國大典成功。可想而知,我應天城的經濟計劃未來會何等磅礴呀?”

他現在作為應天府尹,沒別的想法,就想把應天城給發展起來!

根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