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買不起商鋪,租不起寫字樓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抗風險的能力其實是比較差的。」
「尤其是過兩年,一旦中英談判開啟,港島這邊,肯定有好多中產精英要跑的,因為他們是資產階層,害怕大陸。」
「到時候港島肯定要有一波地產危機,樓市衰退,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商業地產。」
「但是住宅地產就不一樣了,它面對的普通大眾,不管你政治生態怎麼變,老百姓是要有家的,要買房居住的。」
「而一旦湧到港島的人口多了,住宅地產的價格,一定會被推上去,長久來說它的盈利沒有商業地產高,但是短期來說,它的變現能力,我認為比商業地產是要強的。」
「我認為,住宅地產,會給我帶來快速的現金流,這方便我們擴充套件其他的行業。」
「相比較之下,目前港島的商業土地,其實基本上都被瓜分完了,中環的優質地塊置地拿著大部分,而九龍的優質地塊,九龍倉持有很多。」
「在商業地產的擴張上,置地和九龍倉其實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了,接下來我們要購入地塊,除了港府繼續填海造地新生成的地塊,其他的值得我們入手的並不多。」
「所以地產公司,我覺得其實是可以進入住宅行業的。」
李長河認真的衝包鈺剛說道。
包鈺剛拿下的九龍倉,明明是比李加誠的和記黃埔更好,但是未來港島卻成了李家的城,原因在哪?
其實就在於,九龍倉一直注重商業地產,而李加誠則是商業住宅兩開花。
住宅地產的爆發,讓李加誠快速的回款了大量的現金流,所以八十年代,他動輒能拿出幾十億港幣進行各種收購和擴張。
而包氏則是隻能做著商業大廈收租。
收租的收益是長久,但是短期的收益,跟住宅地產的爆發,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住宅地產是有市場,不過競爭也激烈,長實,新鴻基他們做的都是住宅地產,我們也要進去摻和一手?」
「其實單純的住宅市場,我們進不進都行,但是伯父,別忘了,我們旗下還有其他的產業。」
「一個住宅小區,其實是自帶商業圈的,比如說便利超市。」
「置地的旗下有惠康超市,所以對我來說,每一個住宅小區的建立,其實也代表著商超的擴張。」
「除此之外,還有我即將做的安保公司。」
「就目前來說,港島的住宅小區,是不配備保安的。」
「而我打算我開發的住宅小區,每個小區都給他們配備上保安,對我們來說,這可以說是一大優勢。」
「畢竟港島基層的亂象,想必您也瞭解,社團橫行。」
「一個小區,我按照每百戶配備1-2名保安計算,以港島的住宅容積率,每個小區其實都可以有二三十人的規模。」
「那十個小區,一百個小區呢?」
「如果再算上我們旗下的商場,物業,寫字樓這些。」
「理論上來說,我能在港島,安排一個三千到五千的保安公司,如果擴充套件到其他合作的地產公司,比如說陳廷驊旗下的南豐地產這些,我們的規模還可以更大。」
「伯父,這些人,其實對於港島基層來說,是一片很大的力量了!」
李長河此刻認真的說道。
而包鈺剛聽完之後,點點頭。
他一直知道李長河打算做安保公司的意圖,原來他還把主意,打到了住宅地產上面。
「保安公司,確實不太容易引起港府的關注,畢竟小區的安全設定嘛,而且人力比較分散。」
「即便是幾千人,分散開來,也確實不怎麼樣。」
「不過,你打算全都用大陸人?這樣的話,風險可是很大的。」
包鈺剛這時候低聲的問道。
「不用,大部分還是港島人的,我只要藉機,招一部分就足夠了!」
李長河微笑著說道。
他不需要所有的保安都是大陸人,他只需奧藉機安排一部分人過來,然後慢慢的搞幾隻機動力量,就可以了。
至於基層的年輕人,優先本土,本土那些爛仔不合格了,再換其他人也可以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