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易手
1980年8月10號,洛杉磯國際機場
時隔一個多月,李長河在機場,再度見到了精神奕奕的衛爾思。
跟一個月前的風塵僕僕不同,今天的衛爾思西裝革履,神采飛揚。
「看來,你在米國的收穫很大。」
上了車之後,李長河衝著衛爾思微笑著說道。
衛爾思此刻得意的點點頭:「當然,維克,你知道我們的旅行箱,如今賣出去多少了嗎?」
「一百五十萬個,這只是單純的米國市場,不包括歐洲。」
不等李長河詢問,衛爾思便報出了他們的成果。
而李長河聽完之後,也是十分驚訝。
「怎麼會這麼多?」
說實話,他確實沒想到,這玩意兒能賣這麼多。
要知道如今米國的人口還不足三億人,一百五十萬個,相當於每兩百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購買了旅行箱,這個比例是非常高了。
「主要是我們備貨充足,一方面沒給市場反應的機會,另一方面,旅行箱確實便捷。」
「我安排了許多的推銷員,讓他們直接去找那些大型公司統一銷售,然後給與低價折扣的方式,很多有商務需求的大公司批次採購,就是你說的那種團購模式。」
「像華爾街的金融公司,他們會樂意為員工提供旅行箱這樣的小福利的,還有各大航空公司。」
「除此之外,在各大城市推出的家庭款聯合售賣方式也大受歡迎,尤其是現在是夏季,是旅行的季節。」
「充足的備貨搭配上我們的營銷,短期內將旅行箱的風潮推遍了全美。」
「不過我估計等這股風潮過後,我們的旅行箱銷量會迎來巨量的下跌,畢竟這玩意兒,使用壽命還是挺長的。」
衛爾思說這個,也是提前給李長河打預防針。
一百五十萬個銷量確實是一股風潮,但是風潮過後,肯定就是慘澹的銷量,畢竟旅行箱不是快消品。
「我知道,後續具體的銷售策略,你們看著來。」
「一百五十萬個,歐洲那邊估計不會比你們差太多,畢竟那邊的人口更多。」
「你們這邊的收益有多少?」
李長河這時候又衝著衛爾思問道。
「總銷售額在287億美金,隸屬於我們的利潤在2億美元左右」
「但是以後想要維持這麼高的利潤,是不太可能了,後續這東西,肯定是要降價的。」
第一批旅行箱上市,定價高昂,抬高了利潤,但是後續肯定沒這麼高的利潤了。
「光米國這邊就兩億美元的利潤,那如果算上歐洲,我估計這一筆錢會更多。」
「你覺得博薩克的帳上,需要留著這麼多錢嗎?」
李長河衝著衛爾思若有所思的問道。
衛爾思有些無語的看著李長河:「你要從博薩克的帳上取錢嗎?」
李長河都這麼問了,他哪還能不明白。
「我現在很窮,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等回頭米國跟歐洲的帳目核對一下,然後抽調一筆資金出來分紅吧!」
「我也並不是全都要,你們看看預留出後續發展的資金,然後剩下的分出來。」
博薩克集團之前總共也就才七八千萬的市值,旅行箱這麼大的利潤,集團根本就花不完。
李長河估計,給他們公司帳上留一億美金,已經很充足了。
要知道這可是八十年代的一億美金,可不是後面老美濫發美元之後的一億。
「那行吧,等我聯絡一下歐洲那邊,把錢匯總起來,以股東大會的名義把錢分下去。」
衛爾思倒也沒什麼不滿,本身不管是旅行箱還是公司,都是李長河搞出來的,賺了錢對方分錢也是很正常的。
同樣,這種分紅,其實也是論功行賞,他也能分到一筆錢。
而且如今博薩克集團有了旅行箱這個產品,起碼能保證了公司在紡織之外有了其他的產品收入,整個公司的運轉,不會再進入一直虧損的狀態。
所以李長河取走錢,也不會對博薩克公司有什麼影響。
「接下來,公司的重點還是放在服裝上面,旅行箱只是一時的產品,藉助它打響我們的知名度,推出平價服裝才是我們的主要方向。」
「要知道服裝才是真正的大市場!」
李長河這時候又衝著衛爾思提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