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故人再見(2 / 3)

就是他在這個世上僅有的物質財富。

可他卻留下了一共13萬元的70張存摺給學生,那一張張存摺上一共有398次存款記錄,記錄著郭老師清苦一生的軌跡。

床頭的筆記本上記錄了他的遺願:存款做助學基金,遺體捐獻做科學實驗。

那些存摺和筆記本輕飄飄的,薄薄的紙張像羽毛一樣輕,卻又沉甸甸的,重若泰山,沉甸甸地壓在人們心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

這就是蘇妍記憶裡,郭老師的一生。

他是蘇妍十多年的學生生涯裡,見過的最純粹、最無私的老師,是真正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擁有無私奉獻的師魂。

每每想起郭老師,那些讚美春蠶和蠟炬的詩句就有了實體。

這樣的人或許在現實生活裡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嘲笑。就像郭老師,明明每個月有著不錯的工資收入,卻一分都沒有花在自己身上。吃穿用度,都是撿來的,不用花錢的。就連吃飯,都不捨得點爐子,寧願吃冷飯,只為了省下那一分分錢,多幫助一個學生圓了求學的夢。

……

經歷過後世紙醉金迷的優渥生活的蘇總,求學的初心是什麼?她早就忘記了。努力上學,只為了能跳出農門,跳到大城市裡,過上優渥的生活,改變人生的命運,這應該是很多農村孩子上學的追求吧?

當物質生活極其匱乏時,人們努力奮鬥只為了過上好日子;當過上好日子了,又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

蘇總經歷的那個時代,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就是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腳踏車上笑。笑貧不笑娼的年代,人們追求成功,金錢財富成了衡量人們是否有價值、是否成功的標誌;權利和地位成了衡量是否值得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籌碼……

當扭曲的價值觀成了常態,再反過來看郭老師這種犧牲自我、照亮他人的無私奉獻精神,總會讓蘇總那個時代的人無法理解。

雖然身處塵囂之中,但這毫不影響蘇妍對郭老師的尊重。她也曾是從窮苦的農村走出來,縱使後來登上高位後過上了優渥的生活,但是曾經苦難中求學的經歷,還是讓她深深地敬佩和尊重像郭老師這樣的師者,這樣的真正的擁有純粹的師魂的老師!

後來郭老師的助學基金被縣一中領導班子成立後,就成了優秀貧寒子弟求學路上的一盞希望的燈,蘇總每年也會往助學基金賬戶裡打款,以匿名的方式,來懷念這位她此生最敬重的恩師。

……

如今的郭老師,還是穿著一身洗的發白的舊衣服,雖然破舊,卻很乾淨,站在講臺上給同學們聲情並茂地講著英語課。

他的發音還是記憶裡的樣子,遇到同學們聽不太懂的地方時,就說的緩慢又清晰;大家都懂的地方時候,就說的流利又純正。

他的課,還是那麼的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課堂上的氣氛活躍,互動性很強,不僅開心還學到了不少趣味知識,一直到下課鈴聲響起,郭老師都離開了講臺,班裡的同學們還意猶未盡。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每隔幾年,安城縣一中都會有一兩個幸運兒脫穎而出,成功考入華清或者京大。這兩所頂尖學府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令無數莘莘學子們心馳神往卻又望塵莫及。對於地處偏遠、教育資源匱乏的安城縣來說,隔幾年能考出去一個華清或京大的大學生,不僅僅是像蘇妍這樣出身寒門的小鎮做題家們的榮耀,更是整個縣城的希望和驕傲。

安城縣一中的改變,都是因為郭老師。自從郭老師來到學校後,不僅抓各學科的系統教學,還著重力推科學的教育方式。不過短短几年,學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學理念,就在郭老師和一眾老師們的努力下,邁上了更新的臺階。

……

蘇妍一直為能在青春歲月裡,能遇到像郭老師這樣優秀的純粹的老師而倍感幸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擁有這樣優秀的引路燈,指引著前進的方向,踐行著偉大的理想,奉獻著自己所有的光和熱,燃燒自己,只為照亮他人!

在郭老師身上,蘇妍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大愛無疆,什麼叫春蠶,什麼叫蠟燭。

上一世的蘇妍,在聽到郭老師故去的訊息時,在遙遠的省城大哭一場,故人已然不在,故鄉已經無法再回去,蘇妍只能每年定期向一中的助學基金裡打款,來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懷念這位在她成長路上扶持過她的恩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