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立的髮型上,李來亨基本能夠判斷出他不是奸細。如果是清軍所派,要剪辮蓄髮的話,沒有兩個月長不了這麼長。
而清軍在兩個月前就培養奸細,就為了現在打入明軍內部,哪能想得那麼長遠,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何況,聯絡劉體純等人,也需要時間。趁機觀察一下這位黃先生,或者說疑似“朱三太子”,到底是不是在信口開河。
黃立也知道還未得到李來亨的全部信任,自然要努力表現,鼓舞其發動反擊的信心。這可是關係到自己小命兒的大事,馬虎不得。
雖然在表面上黃立穩如老狗,象是智珠在握的樣子,可心裡卻慌得一批,生怕忽悠不住李來亨。
而李來亨經過之前的一番試探,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結論。吃飯期間便不多加詢問,只是在閒聊中還是能得到些有用的資訊。
“夔東地區山高水急,形勢險要,進可出擊兩湖、豫西、陝南和四川,退可據險自守。”
李來亨話鋒一轉,說道:“但人煙稀少,生產不發達,在兵員的補充和物資供應上,都有很大困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正如是也。”
黃立深以為然,說道:“國公所言極是,利弊分析得透徹。敵強我弱的局面將長期存在,以一隅敵全國的形勢短時間內也難以改變。”
“但滿清雖然幾乎佔領了全部大陸,人心卻未能安定。很多漢人,包括降清的漢官、漢將、漢兵,都心存大明。只要咬牙堅持下去,形勢還是會出現對我們有利的變化。”
滿清雖然基本上平定了大陸,但民族矛盾在全國範圍內依然普遍存在,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也將逐步激化。
再過三四年,康小三便會擒拿鰲拜,這是滿清內部矛盾的爆發;而外部,反清起義更是連續發生,幾乎每年都有。
到康熙十二年,更有吳三桂起兵叛亂,席捲大半個中國的“三藩之亂”,持續了八年之久。
在黃立看來,反清復明依然有很大的號召力。誠哉天道好還,何況人心思漢。
只要時機成熟,很多漢人和少數民族上層人士,還有一些地區的農民、奴僕都會做出積極的反應,三藩之亂便是明證。
“那黃先生覺得如何才能長期堅持?又如何擺脫夔東地區的弊端?”李嶽給黃立倒了杯酒,很誠懇也很期待地問道。
李來亨也投來關注的目光,想聽聽黃立的高見。
黃立苦笑了一下,實在是不好回答這個問題。在目前的危急形勢下,先力保不敗是最重要的。
至於以後,他暫時傾向於向四川發展。
雖然四川緊鄰滇貴省,盤踞那裡的吳三桂更加兇狠,實力更強。但云貴土司降而復叛,也給吳三桂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黃曆覺得似乎可以借勢利用。
就在李來亨以為黃立恐怕無法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想到黃立卻緩緩開了口。
“這兩個問題我暫時都沒有很好的答案。”黃立微微垂下眼簾,沉聲道:“但我認為按照目前的狀態,即便粉碎了清軍的這次圍攻,也無法長期堅持。”
嘆了口氣,黃立接著說道:“如果明軍各部不能協調統一,還是各自為戰的話,被清軍攻滅是早晚的事情。”
“既然不能解決這個最大的困難,那就只能壯大自己的實力,不需別人的幫助,便能夠按照制定的戰略戰術迅速而堅決地展開行動。”
按照古代的通訊速度,要各部聯合行動,並且配合默契,顯然是很高的要求。況且,還要經過來往的聯絡、商議,可能卻不能達成統一。
這樣的機制模式下,在對敵時,造成延遲和失誤是不可避免的,也使得勝算大降。如果原來有六七成,最後可能只剩下三四成。
歷史上,在清軍圍攻夔東明軍的過程中,就暴露出了明軍的最大弱點。最終,被個個擊破。
李來亨也很無奈,暗自嘆了口氣。
在各部明軍中,他的實力最強,可輩份最小,資歷最淺。要知道,劉體純、袁宗第等人都是叔輩,與他的義父李過是一代人。
而永曆朝廷遍封國公、侯爵,也是各部不相統屬的重要因素。如果封個親王或郡王,可能會有助於事權的統一。
“雖然弊端對戰局影響極大,可也要擊敗清軍的圍攻後,再想辦法解決了。”李來亨舉杯示意了一下,微笑道:“黃先生,請。”
黃立舉杯回敬,說道:“形勢雖然萬分危急,可絕境中往往有一線生機。我稱之為大浪淘沙,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