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來亨微笑頜首,目送著兒子大步走了出去,才輕輕地嘆了口氣。
如果沒有黃立的到來,沒有對疑似“三太子”的腦補,歷史上的李來亨便沒有再發動反攻作戰。
一來是各家聯合作戰沒有再度實現,其次是糧草物資不足,最關鍵的原因,可能是和心氣有關。
雖然李來亨英勇奮戰,直到最後壯烈殉國,但在他心裡,恐怕在惡劣的形勢下,失去了抗清復明的信心。
不得不說,永曆被殺,李定國和鄭成功相繼病亡,對抗清大業,以及反清義士是非常沉重的打擊。
可現在,儘管李來亨還是不能百分百地確認黃立的身份,但一個非常疑似的理由,也足以重新燃起他心中的鬥志。
“連三太子都知道不拼死一搏,便是坐以待斃,某又豈能不如他?何況,三太子也趕來並肩作戰,某又怎能瞻前顧後、畏怯不前?”..
李來亨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方的山巒疊障,眼睛微眯,握緊了拳頭。
人的心理便是如此,就象朱三太子的名號能夠鼓舞人心,一呼百應。
人們可能並不在乎朱三太子是真是假,只要一個響亮的名號,一杆不倒的旗幟,一盞黑暗中指引方向的明燈,一絲奮鬥拼搏的希望。
黃立出現的意義便在於此,這恐怕比他掌握的那些知識,熟知歷史的軌跡,更加地重要。儘管他還沒意識到這點。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