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船載拋石機的石彈,也改成了泥彈。就是用泥做成圓球,再曬乾,就成了彈藥。
泥球易碎,浸上火油點燃,砸到目標便會碎裂成小塊,四下飛濺,更加殺傷力。
扔人堆裡找不著的特務頭子高弘智趕到工坊,向黃立彙報了傳謠的工作進展。
“已經有了劇本,還有了很多演員,演技也日益成熟,很快就能達到潤物細無聲,騙人無痕的境界?!”
黃立看著高弘智,簡直是刮目相看,欽佩備至,“到底誰是穿越來的,怎麼感覺你才是專業,是專家呢?”
“現在就是需要時間,傳播出去後會有更多,更離奇的版本,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高弘智並不知道黃立都有點嫉妒了,淡定地繼續彙報。
黃立點頭讚賞,緩緩說道:“我最近又有了個想法,就是對那些俘虜或殺死的滿清漢官漢將的。我覺得以後不管是死是活,都把他們說成是投降或反正……”
清軍入關前,對歸降明兵採取“從軍自便”,充當“前驅”的政策。
吳三桂所部就是例子,“分隸步騎兵二萬,先驅討賊”。還有河南懷慶總兵董學禮降清後,“為大兵前探”,進徵關陝。
利用降兵降將充當前驅,與農民軍及南明作戰,清軍輕而易舉地消化了原明軍隊,存留者編入清軍,成為清朝最早的綠營將士。
而清朝以“首崇滿洲”為基本國策,八旗待遇優於綠營是自然的。但清初綠營將領卻難以接受,接二連三的降將反正事件,多因此而來。
象金聲桓、李成棟、姜瓖、王永強等人,紛紛舉兵反清,形成了全國性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現在雖然只剩下夔東一地的明軍在堅持反清,但在黃立看來,清廷的統治還遠稱不上穩定,對於降兵降將的防範和不信任,依然廣泛存在。
從三藩之亂時,有多少漢官漢將望風而降,就能看出很多漢官漢將都是牆頭草,準備著隨風而偃。
“如果說是被我軍所斬殺,他們在清廷那邊還能落個英勇殉國的讚譽,家人不會受到影響。反過來的話,就會受到嚴懲,並罪及家人。”
“以這些傢伙的名義弄些勸降書信,廣為散發,清廷不辨真假,也沒法分辨。為了以儆效尤,必然會降罪責罰。”
高弘智連連點頭,說道:“先生的意思,卑職明白了。一是借清廷之手懲治這些漢奸;其次則是令那些為清廷賣命的漢官漢將為之心寒,生出反心也不意外。”
黃立微笑著說道:“高將軍睿智,一點就透。”
高弘智拱手道:“卑職回去寫出詳細的章程,交與先生審閱,再依此執行。”
黃立點了點頭,說道:“又給你增加了不少的工作,辛苦了。需要人手的話,就向臨國公請示拔調吧!”
“是,卑職明白了。”高弘智躬身施禮,告退而去。
走到外面,高弘智臉上恢復了似笑非笑的模樣,誰看到都會認為是人畜無害。
“有活兒幹好啊,職能多了,還能擴充人手。”高弘智邁步走下山坡,心中想道:“這些工作應該是錦衣衛的差使吧?嗯,三太子沒準就是這麼想的。”
錦衣衛,鎮撫司,乃天子近臣,皇帝的耳目。高弘智覺得自己正在得到三太子的信重,前途一片光明,腳步地愈發地輕快。
………………
山巒起伏,壁立如仞。通梁山扼茅麓山進出之要隘,為兵家必爭之地。
“通梁寨地勢險要,為茅麓山進出之咽喉,某留三千兵守之。”
李來享伸手指點著,頗有自信地說道:“拋石機現已有幾十架,石彈充足。又有夷陵繳獲的震天雷,可謂是固若金湯。”
袁宗第頜首讚歎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有兩千人馬倚險防守,足可擋十倍之敵。”
郝搖旗附和道:“在夷陵繳獲的火炮,也可以搬來幾十門。居高臨下,敵人連寨邊都難以靠近。”
李來亨點頭稱是,又接著說道:“某安排的兵將,都是參加了夷陵之戰的精銳。士氣旺盛,戰意高昂。”
袁宗第和郝搖旗對視了一眼,都覺得李來亨帶他們巡視各處險關要隘,背後應該有別的用意。
“諸處險要,兩位叔叔已經看得仔細,我也要放心了。”李來亨呵呵一笑,說道:“此次攻打巫山,還請袁叔、郝叔坐鎮,我率軍出征。”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
袁宗第和郝搖旗相視而笑,終於明白了。
“興山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