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分配,用不了幾個月工資就能把欠大隊的錢還上了。
即便這些因素全部不考慮,那他們家還有兩套房子呢,能還不上錢嗎?”
“我又想起一件事來,上面說明年可能會給咱們大隊分配幾個知青,人家是自願來幫忙的,不能虧待了人家,讓我們提前準備好知青房,天養這邊要進城唸書,他家那房子不就空了下來嗎?
到時候村裡每個月出點租金。
正好給那些知青當知青房用。
我算了下,只要天養寒暑假回來幹兩三個月活,再加上他家房子租給村裡的租金,到年底應該是不欠村裡錢的。
欠也欠不了多少,最多塊八毛。”
“那天養回來住哪?”
“呃......”
“可以給他留一間,或者讓他暫時住祠堂裡也行,外人不好住祠堂,可他是咱高家自己人啊,沒什麼好避諱的。
反正每年也就回來不到三個月。
等知青走了,房子還是他家的。”
“你們別在這瞎討論,具體的還得看天養和小芸他們的意見,我們就是有這想法,你們要不同意也沒事,大不了回頭咱們抽時間再建一套知青房嘛!”
“主要是祠堂不方便讓外人住,現在讓女人進去已經很不妥了,要是再讓外人住進去,對祖宗也太不恭敬了。”
“沒錯,不然祠堂倒是真挺大。”
一番討論,甚至於歪樓討論後,在場那些見證人大多還是認可高芸的,而且經過婦女主任的仔細分析後,大家也都覺得,高芸的計劃確實是最佳選擇。
也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反過來讓高天養先進城,各方面都不怎麼樣,他家境況說不定會更困難。
唯一需要有些憂心的是,高芸她到底能不能說到做到,只要她能夠說到做到,那麼她的計劃就是她家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