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湊到一起,搞了個聯合食堂,食堂地點距離幾個單位都不遠,伙食差點,但至少有的吃啊!
而要說伙食最好的,當然還是得看肉聯廠食堂,人家那伙食是真好,本地為數不多的胖子,大多都來自肉聯廠。
別的不說,至少沒肉的骨頭湯。
肉聯廠食堂基本就沒斷過。
可見食堂與食堂之間,也是有區別的,收益好,人脈廣,或者本身就是負責相關資源的,自然能夠因此沾些光。
而街道辦之類服務機構,要不是有供銷社幫襯找渠道,食堂伙食還差呢。
但正因為數量多,彼此有差距,高芸才更有機會在這些食堂當中尋找到廚子工作嘛,比如說本地街道辦和附近幾個機構辦的那個聯合食堂,只要她表明能幫他們改善伙食,廚師位置妥妥的。
畢竟這年頭,大家對廚子的廚藝要求並不算高,對菜品的要求也不算高。
最大的基本原則就是——
有葷腥肯定比純素的好吃。
要是能每個月固定幫他們弄幾十斤肉回來,沒廚師證估計也有人搶著要。
而比較好的食堂廚子工作,可能就沒那麼好獲得了,要麼需要恰好某個廚子退休了,又或者某個廠擴張必須增加廚子,乃至於某廚子想要賣工作啥的。
但不管怎麼說,都得會做大鍋飯。
正是因為沒機會試,才得多學學。
不過看了幾天影片後,高芸就覺得不能光看,還是得親自上手試試,所以很快便下單購買了套糖炒栗子的手工工具,每天一有時間就炒栗子鍛鍊自己。
畢竟大鍋飯肯定是要用大鍋炒的。
或者說用鐵鍬炒也很正常。
天天炒幾個小時菜鍛鍊的話,那麼多菜很難售賣出去,而且炒一個菜就要刷一次鍋,也挺麻煩的,那麼大個鍋。
糖炒板栗就比較合適了,一鍋板栗大概要炒半小時才能好,而且鍋裡也不都是板栗,大多還是小石子,在價格不貴的情況下,幾鍋板栗沒一會就賣了。
實在賣不完也能不開火單炒石子。
同樣能夠鍛鍊。
畢竟她主要鍛鍊的是手感和力氣。
但別說,九塊九一斤的板栗是真的特別受歡迎,不但賣的好,很多人在邊上等,還有不少人就喜歡看她炒板栗。
能站在邊上一看便是個把小時。
還有人要過鏟子自己也來幾鏟。
除此之外,高芸還特地研究學習了一下白案功夫,也就是發麵包饅頭,包餃子,包餛飩之類,在不追求速度,也不著急吃,一個一個包,一個一個緩慢進步的情況下,不到半個月她白案功夫就拿得出手了,達到有模有樣家常級。
反正肯定比未來世界那些個冷凍製品,冰凍水餃啥的樣子好看,口味好。
在如此緊張忙碌的學習下,時間過得可謂相當之快,沒過多久,六一年那的廚師職業技能考試就要正式開始了。
為了應對考試,高芸特地提前一天休息,不學了,先好好休息一天再說。
十二月二十號,當天早上八點。
高芸準時到達職業鑑定中心,然後總共看到三個人,也就是說今天參加考核的加上她,只有四個人,而且另外三個看著還挺熟悉,正聚在一起閒聊呢。
“咦,你不是作家高芸嗎?”
“你也來參加技能考試嗎?感情你真的在琢磨廚藝啊,你拜誰為師了?”
白洪有個堂哥在郵局上班,上次去郵局找他堂哥的時候,正好看到高芸抱著個老大包裹離開,便好奇打聽了下。
雖然沒有什麼來往,但對高芸也算有點印象,此時看到她難免有些驚訝。
因為他以為他堂哥說高芸想要當廚子是說笑,畢竟一個每個月都能賺百八十塊錢稿費的作家,沒事去當啥廚子。
又苦又累不說。
也賺不到百八十塊錢的月工資啊。
“她就是發表好多稿子的高芸?沒想到這麼年輕,我還以為那麼有文化的人會是個年紀比較大的老師,感覺她還沒我們大,人和人果然是不一樣的。”
“你為什麼說她是來參加考試的?
她應該沒有時間,更沒精力學廚藝吧,而且沒聽說咱這哪個大廚有收弟子啊,縣城廚師圈子就那麼點大,要是有哪個廚子收弟子,咱不可能不知道。”
站在白洪邊上的柳渠和張淮,也頗感興趣的或嘀咕,或詢問起邊上白洪。
他們三個的師傅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