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剛上初中,但他的年紀已經是高中生的年紀了,再加上平常跟著高芸也能接收到很多資訊,還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報紙內刊啥的,所以自然不可能真跟普通初中生那樣無憂無慮。
他能感覺到高芸的一些糾結為難。
也能感覺到高芸這些年的一些努力和改變,所以從去年開始,他就有想著要不要自己努力學習,多學些知識,多學些未來的知識,把未來的知識合理的搬運過來,既能幫國家更快發展,早日復興,也能滿足他小小炫耀的虛榮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畢竟他姐如今不論是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還是本身社會地位等各方面,都相當不錯,甚至能用名聲遠揚來形容。
而他只是個靠姐姐的小廢柴。
別人習慣稱他為高芸弟弟,高副廠長弟弟,回大隊叫他名字的人都少,也就一些同齡人同學啥的,會叫他天養。
雖然他不至於因此羨慕嫉妒,乃至於恨上高芸,但他肯定還是希望自己也能搞些名堂出來,有些名氣的,哪怕只是被人稱為天才小孩,神童啥也好啊!
從六年級開始,他就相當努力的刻苦學習了起來,還跟高芸要了不少未來的理科方面的相關書籍,想嘗試自學。
但是吧,隨著時間推移,隨著他見識到了越來越多的數學物理以及化學知識,他是越加的絕望,別說未來的一些知識了,就是現在的一些高中數學以及高中物理知識,他自學時都相當困難。
不能說完全看不懂。
但絕對相當吃力,再深一些的,大學方面的,那就完全像是在看天書了。
可能他就沒這方面天賦,天賦這東西是真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後天的努力基本沒太大用處,特別是數學天賦。有數學天賦的,不是說什麼高中數學考個一百四十八,或者理科狀元啥的,那些都不算真的有什麼數學天賦。
那些最多算學習能力不錯。
真正有天賦的,最起碼得是那種十來歲就能輕鬆自學高數的那種,別說聽老師講課聽起來覺得困難了,你自學覺得困難,那就絕對不能算有數學天賦。
最多隻能說有做數學基石的天賦。
能幫忙傳承,開創就別指望了。
高天養吧,他可能比沒什麼天賦還要再差一個等級,此時因此心態稍微有些崩,高芸倒覺得並不難理解,畢竟她當年學數學物理的時候,也沒少崩潰:
“天養,你得正視自己,也得接受自己,你說的那些我也看不懂啊,我要是能看懂我就自己上了。你放心,這些資料我已經在嘗試收集了,等再過個十來年,我就嘗試將資料給一次性上交。
你吧,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我現在做的這些不也算貢獻嗎?咱們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別有負擔。”
“或者你要實在想做貢獻,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出力啊,比如培育肉料比更高的雞鴨鵝,培育生長速度更快的雞鴨鵝啥的,又比如說培育一些優良水果蔬菜。這些我雖然沒有全套技術,但是大體培育流程我還是知道的,只要多花時間和多花精力,最終肯定能出成果。”
“姐,我知道,我就是覺得自己太沒用了,你做了那麼多事,我啥忙也幫不上,那我回頭中考是報農畜業嗎?”
純數學物理,乃至機械等方向,高天養現在是真不敢抱什麼希望,再加上他又一向信任高芸,所以聽完高芸的提議後,第一想法就是要更改中考志願。
自學估摸著是真不怎麼行。
還是得專門找個老師教。
與此同時,高芸腦海當中卻是突然靈光一閃:“對了,研究大豆,未來世界那邊我國因為一位研究大豆方面的專家意外被害,這方面研究一直落後世界尖端,其他方面都有相應的技術,或者說做的很不錯,但是大豆確實有缺憾。
天養,你可以朝這方面做研究。
要真能研究出些成果,你不僅能在咱們這邊有所成就,聲名遠揚,我把技術帶到未來,那也是妥妥貢獻不小。”
高芸先前一直都沒想到,六十年代這邊能給未來世界帶來什麼幫助,直到現在她才忽然恍然,她忽略了一大重要因素,那就是時間以及專研為國精神。
世界雖然發展的不錯,但科研環境科研態度有所轉變,也是確鑿無疑的。
一些尖端科技,或者說超出六十年代科技水平的研究難以在這邊進行,但培育良種之類的操作,六十年代這邊無疑是有條件的,最多無法進行基因調配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