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中午偶爾會休息半小時。
但也只休息半個小時。
不但每天精氣神十足,面板等各方面狀態變好,就連體重都減了不少,可能前段時間略微發胖,既有吃的多的因素在,也有壓力稍微有點大的因素在。
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事都走上正軌。
上班也沒啥事,真真輕鬆許多。
心情好了,壓力少了,甚至於上班也沒啥活,身體各方面不變好才怪呢。
果然還是上班和壓力催人老啊。
……
雖然高芸整個人的狀態都變得輕鬆自在了許多,但她先前的那些佈局,依舊在不斷圓滿,並且帶來很多新變化。
首先是小高大隊的養雞業務,在高芸和唐明月等人的積極幫扶,以及他們自身的努力下,不斷發展壯大著,到年底時,就已經基本做到了日產蛋萬枚。
如此規模,總算得到了縣裡面的重視,派人過去考核審查一番之後,正式批准他們從原先的村辦委託產業升級成為養殖場,專門的禽類或者說養雞場。
並且給他們提供穩定的飼料供應。
還專門配了幾個獸醫坐鎮。
此外就是,原來專門負責養雞的那些只有工資,沒有其他任何福利待遇的村民,正式升級成為養雞場正式員工。
可以享受正常工人一切福利待遇。
大隊長高古翔在養雞場裡面兼任了個領導位置,同時還特批給他們大隊八個工作崗位進入養雞場工作,至於其他工作崗位,當然得分給其他大隊,乃至縣城,不可能都給他們小高大隊獨吞。
而他們與食品廠原先的委託協議自然是就此作廢,但高芸還是給他們食品廠爭取到了一個好處,那就是雞蛋優先供應食品廠,蛋雞之類也得優先供應。
畢竟他們食品廠當初幫扶小高大隊成立這個養雞場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他們提供穩定且足量的雞蛋,要是這些雞蛋不優先供應給他們,全都運出去賣。
那他們食品廠還搞個啥。
豈不是雞飛蛋打了。
這方面高芸和張懷陽他們必須得據理力爭,再加上大隊長以及小高大隊的村民們也都支援,這才把這事談下來。
但不管怎麼說,反正從此之後他們縣雞蛋供應相當充足,雖說依舊需要雞蛋票,可至少不會出現有蛋票有錢,卻因為雞蛋沒貨,買不到雞蛋的情況了。
還能提供一定數量的雞蛋拿到附近縣供銷社賣,以及與附近縣的一些糧食加工站換取大量的米糠等餵雞的飼料。
有了小高大隊這個榜樣,原本一直還覺得自家養殖技術很不錯,自給自足就挺好的平河大隊再也坐不住,他們大隊的大隊長很快找到食品廠這邊,找到高芸,找到張懷陽,想要申請下幫扶。
對此高芸肯定還是樂於見成的。
很快也提供了一系列技術幫扶,甚至還順帶把製作羽絨服的技術也貢獻給了紡織廠,雖說二十年代世界上就已經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件羽絨服,但國內正式開始製作羽絨服要到七十年代。
最初主要是用作登山探險。
所以她提供的技術也算新技術。
不過因為紡織廠這邊暫時拿不出合格的布料,所以也只能先嚐試做了幾件不怎麼合格,還經常跑毛的羽絨服,然後孫廠長就自己給自己開了封介紹信。
出去尋找合格的面料了。
高芸本來是想提供技術支援的,但上網一搜之後發現太複雜了,再加上考慮到她一直能提供各種各樣的技術,也確實有些不大正常。只侷限於養殖的話還好些,各方面都涉及那就太奇怪了。
好友再多也不能各行各業都有。
所以後來她就沒多事,讓孫廠長自己去折騰吧,按理講應該是能找到合適布料的,無非就是成本高低問題罷了。
有了高芸這邊的技術支援,平河大隊養鴨業務發展的也是如火如荼,並且不到半年,鴨蛋產業就基本追上了小高大隊的雞蛋產量,不過也基本發展到了瓶頸,畢竟他們大隊的河流就那麼大。
如今這麼多鴨子對河流已經產生了一定汙染,再多的話各方面都不支援。
不過養鴨場也算是建了起來。
有了大隊企業。
之後其他大隊的大隊長也有積極過來尋求高芸的幫助,希望高芸能給他們指點迷津,幫他們大隊也找個好行當。
高芸則在陸續提供了些種蘑菇,養鵪鶉等技術後,表示自己好友已經被她掏空了,沒有任何新技術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