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手。
這宗買賣很難完全落入謝玉琰手裡,不過作為最瞭解佛炭的人,提早做了安排,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汴京這麼大,鄉會的商賈將石炭場開到了許多路、府,汴京都開始用佛炭,其餘地方自然也會紛紛效仿,那些石炭場剛好乘風而起。
所以,能不能在汴京賣佛炭根本不重要,只要汴京用佛炭,阿琰就贏了。
“不覺得可惜?”賀檀道,“汴京城這麼大的買賣不要了?白白給了別人?汴京如此繁華,一年不知要用多少佛炭,我想想都心疼。”
“心疼”這兩個字,讓王晏蹙起眉頭,只覺得不太能入耳。
王晏道:“大哥不必如此,石炭又不止能做成佛炭,目光不必就放在眼前。”
“就算有機會在汴京賣佛炭,阿琰也不會去做。”
賀檀乜了王晏一眼,“阿琰”兩個字叫得真是順口,在他面前都喊“阿琰”,私底下的時候不知要喊人傢什麼?
賀檀到底不如王晏瞭解謝玉琰,想不出個道理:“為何不要?”
王晏道:“眼下最要緊的,是將佛炭和石炭徹底推廣開,這種事,瞭解汴京的商賈做起來更得心應手。”而且也不會遇到阻力。
“阿琰初來汴京,不如越過這些做下面的事,等到汴京城內知曉石炭的好處,她再順勢做了別的買賣,豈非又走在了前頭?”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這般,大家就知曉,最瞭解石炭的人是謝大娘子,其餘商賈不過就是跟在後面撿好處罷了。”
賀檀聽著心中一動,目光通亮地看向王晏:“謝娘子又有別的買賣了?這次是做什麼?謝娘子來汴京恐怕手頭不太寬裕,愚兄正好有些銀錢,不如……”
王晏抬腳向前走去,賀檀急忙跟著:“怎麼樣?你倒是給句話。”
“她不缺銀子。”王晏道。
賀檀臉上一紅,他好不容易舍了臉皮說起這個,沒想到……人還是得有些節操。
“因為我的銀子都給他了。”
前面幽幽傳來一句話。賀檀睜大眼睛,他要節操,可是有人卻不要臉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