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縣學是怎麼收費?”趙北隨口問了一句,一開口就有點後悔,他供大牛唸書已經相當些費力,他不能再供小秋兒唸書了。
趙二郎早就計算過了,講“束脩費一兩銀子,住宿費,伙食費,筆墨紙硯一兩銀子,書本自己購買,每次要預交半年,小秋兒的學費半年十二兩銀子,小春兒的學費八兩銀子,加上書本費,一年至少要四十兩銀子。”
趙北抽了一口冷氣,講“縣學的費用這麼貴,大牛在村裡唸書每個月的束脩費才800文錢。”
“黃陽縣一共有五個童生,有三個童生在縣裡,一個在劉家村,他們開辦的私塾束脩費都是一兩銀子,和縣學的收費差不多。”
趙二郎講“大牛在村子裡唸書,吃飯是回家吃的,這伙食費,住宿費在縣裡也是要錢的,其實算起來也差不多。”
趙北欲言又止,他想說學費這麼貴小春兒就不要念書了,但是二郎很顯然希望小春兒兒也一起讀書。
趙楊氏講“二郎,你這些年掙的錢也不多,能供得起孩子唸書嗎?”
趙二郎講“我之所以讓他們去縣學唸書,除了能夠廣結人脈之外,最主要的是武力等級符合條件可以領到一份補貼,日後也多一條出路,能夠進入玄武衛也是光宗耀祖。”
趙五郎眼睛一亮,問“二哥,什麼等級可以領到補貼?”
“六歲,明勁初期。”趙二郎講“簡單來說就是力量到達100斤,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求會越來越高,如果測試不符合條件就會取消這一份補貼,如果在二十歲的時候級別到達暗勁初期,就有資格去報考玄武衛。”
趙五郎眼神有些黯淡,他現在的力量級別只是明勁中期,他的力量在180~200斤,想要突破並不容易。
趙四郎若有所思,講“二哥,小春兒的力量比別人大,她的武力級別是不是到達了明勁初期?”
趙二郎的笑容多了兩分“小春兒前兩天去測試力量是102斤,已經到達了明勁初期。”
“小秋兒呢?”趙四郎不太意外小春雅的力量有100斤,他二哥從小力氣就大,胖侄女顯然遺傳了他二哥的大力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的力量85斤,比普通的孩子大力量大一些,明年秋天如果小秋兒測試力量到達95斤以上就讓他們去縣學,最遲也就後年的開春,不能夠再拖了。”
“老二,孩子必須在六歲之前測試嗎?大牛今年七歲不可以嗎?”趙北又問了一句,他覺得大牛可以去測試,大孫子的力氣也挺大的。
“阿爹,測試力量多少歲都可以,只是想要領取補貼就要去縣學,縣學的報名考試不超過六歲。”
“還要考試?”趙北沒想到唸書還需要考試,不是交錢就可以?
“八月初縣學招生,我藉機會混了進去,考試採取的是問答方式,有一道算術題,一句古詩,一句《三字經》裡邊的內容。”趙二郎講“我依稀記得那一道考題,竇燕山,有義方。大牛,後面那句是什麼?”
大牛大聲的背誦“教五子,名俱揚。”
“嗯,分別說出竇燕山的五個兒子叫什麼名字,且說出其中一個兒子的官職生平事蹟。”
大牛傻了眼睛,他根本不知道竇燕山的五個兒子叫什麼名字,夫子沒有告訴他這些。
“小秋兒?”趙二郎並不意外大牛回答不出來,直接喊自己兒子。
“長子竇儀,官至禮部尚書;次子竇儼,官至禮部侍郎,三子竇侃,曾任補闕;四子竇稱,官至諫議大夫;五子竇僖,言官。”小秋臨乾巴巴的回答,心裡吐槽是哪個變態出的考題,這是要考死學生嗎?
大牛大受打擊,他不想承認卻不得不願意承認,堂弟比他聰明多了。
他有些難過的問“二叔,讀《三字經》不是把整本書背下來就完了嗎?”
“我聽那位夫子說,如果想走科舉的路,就必須把《三字經》裡邊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故事分析透徹,懂得擴充套件,懂得做文章。”
趙二郎沒有說當天的那個夫子其實是縣令大人,他出的題目也許比別的夫子難度更高,但是他的話並沒有錯,因為縣試出題就是縣令。
趙北心中的那一點想法都熄滅了,《三字經》他也念過,他以為把這本書給背下來,把這些字給默寫下來就學會了,從來沒有想過,縣學裡的夫子居然是這樣出題的,一句一句話的扒開,刨根問底,誰扛得住?
之前他很奇怪,來來去去就那麼十幾本書,怎麼需要學十年時間,而且很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