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治理,是歷朝歷代都不可避免的問題。
然而縱觀歷史,能夠成功治理黃河的又有幾人?
遇到大災年是時候,黃河洪水氾濫,防洪堤壩被沖毀的例子數不勝數。
以當下的人力,實在難以抵抗天威!
因此在歷朝歷代的治理者看來,黃河的治理非一時之事,乃是需要年年歲歲不斷投入,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做到,預防黃河氾濫而導致的民生之苦。
大多時候,也只能夠在災情發生之後,儘可能讓百姓們少受苦罷了。
人力有盡時!
因此即使皇長子如今所遞上來的這封『治黃河疏』所寫到的治理之法,在滿朝諸公看來也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
但其上所寫到的要去治理的理由,卻是誰也反駁不了的。
單從這兩年黃河水所經過的各州府所彙報的情況來看,許多防洪堤壩也確實到了需要修理治理的時候。
那些被泥沙淤積的河道也確實需要及時清理。
因此對於皇長子所請,一時間也沒有哪位大臣表示了反對。
當然也沒有都表示贊成。
如今朝堂諸公的已經也都比較同意,都認為治理黃河乃是大事,需仔細考量,拿出最萬全之策,方能讓人去實行。
然而李璟琸卻在朝堂上表示,黃河各處河段情形都各有不同,所需要的治理方法便也都不同。
因此需要的是因地制宜,根據事實情況而定。
由此可見,皇長子李璟琸也非等閒之輩,是有真才實學的。
也正因為茲事體大,就更需要一位皇子親自進行監督,方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這一理由讓誰都反駁不了。
但治理黃河這麼大的事情,二皇子一派的人並不是說不相信皇長子是否有這個能力,而是擔心若真取得成功了。
這份功勞就太大了,能得到的名聲也非二皇子在去年賑災時能比。
一時間雙方互相爭論不下,始終得不到一個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最後二皇子一脈的人也堅持一個底線,黃河是必須要治理的。
但是黃河所流經的州府如此之多,以皇長子一人之力又如何忙的過來?
因此,便建議讓二皇子分擔一半的河段,豈不是能更好的將黃河治理嗎?
這個理由讓皇長子一脈的人一時也找不到很好反駁的理由。
最後,還是由齊皇最終拍板,定下了結論。
由皇長子和二皇子分別承擔一部分黃河治理的事務,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首先就是保證今年的汛期不會有水災的事情發生。
這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不是說讓二人要做到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就能將黃河給治理好。
而是要在保證今年汛期不出險情的同時,之後加強鞏固各處河道堤壩,提高防洪的能力。
在齊皇的命令下達之後,皇長子一脈也不得不接受下來。
皇長子府。
“舅舅,您說父皇難道真是鐵了心要傳位給他老二?”皇長子李璟琸憤憤不平的說道。
對『治黃河疏』他是非常滿意的,也是信心滿滿。
可隨後遇到的阻撓,以及今日的結果。
對李璟琸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不怪他會有現在的想法,到嘴邊的鴨子都能跑了,誰又會不生氣?
不亂想原因?
此刻面對這樣情緒的李璟琸,公孫淼卻並沒有與之相同。
“殿下,難道您真的能做到一人就能夠將整個河道都治理好?”公孫淼問道。
李璟琸面露詫異之色,道:“舅舅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或者我換句話說,若陛下不這樣安排,難道殿下您以為二皇子一脈的那些人,會善罷甘休?咱們真能成功接下這份差事?”
可李璟琸卻抗議道:“若是父皇不偏心老二,他的命令那些人又敢不聽命不成?”
見自己這皇子外甥要鑽牛角尖,公孫淼也有些無奈。
可也只能繼續安撫道:“殿下您要明白,治理黃河乃是國之大事,陛下畢竟要從大局出發,又怎能被私人情緒所左右?”
“所以舅舅您的意思是?”
公孫淼整了整衣冠,嚴肅認真的問道:“如今殿下和二皇子各擔一半的差事,也就意味著你們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也就意味著,這件事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