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謙虛的,沈南安也就此將自己所提的一些建議,挑揀的說給了諸位同窗們聽。
這對大家都是有幫助的,因為科舉考試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有關這一方面。
更何況儒家互市的成功開展,所有人都猜想明年的考題一定會和這方面有關。
因此得到沈南安的回答之後,大家也都非常滿意,對沈南安也少不了誇讚。
之後也借同窗們的口,又進一步幫助沈南安在京城揚名了。
而另一邊,關於互市的成果也陸陸續續傳回了京城裡來。
而對京城百姓而言,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市集上多了許多販賣牛羊的商販。
稍加問詢,便知道這些牛羊便是來自互市時和武國交易而來的。
雖然牛羊多了,但價格卻一點沒有降低。
可是產自武國的牛羊肉,可比齊國的要好吃許多。
因此即使價格高,但是根本不缺買家。
更何況這些牛有不少並沒有因為路途運輸而受了傷,因此是是完全能夠成為耕牛的,這可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就更不缺買家了。
按照老百姓的話來說,這麼好的牛殺了吃了,實在是暴殄天物了!
再加上‘互市將帶來兩國和平’的言論廣為傳播,再加上如今這切實的感受,就更讓最底層的百姓認為互市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於是乎,互市的首倡者的名字再次被人們想起。
百姓們不禁感慨道,果然不愧是定武侯的侄子,與其堂兄沈北安,被百姓稱之為沈家雙壁!
也因為如此,朝廷之上再也沒有關於今年要趁機討伐武國放聲音出現。
而更多的則是討論如何將互市的範圍擴大,並儘可能的完善規矩的同時,又能從武國購買到可用的戰馬來。
互市能夠得以開展的最初目的,便是想從武國交易得來更多的戰馬。
可是從目前武國帶來交易的貨物中,並沒有哪怕一匹戰馬。
這是早就預料中的,可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
:()他不過是見色起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