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天真、太幼稚了。傻!真是傻!阿爹傻,李與恩也傻,當年他那樣逼迫李與恩,李與恩都不將寶庫交出來。現在想想,馮國平心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如果當初沒有那麼衝動,也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唉!馮國平長嘆一口氣,如果當年自己的態度不是那麼強硬,對李與恩好言好語勸說一番,或許李與恩一時心軟,就將寶庫交給他了。可是現在,一切似乎都遲了。
馮國平眼睛緊緊地盯著姨娘手裡那對如意,心裡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他轉頭看向二弟,希望從他那裡得到一些答案,但二弟也是一臉震驚和茫然,顯然在此之前,他對此事一無所知。兩人都沒有想到,阿爹竟然將一個寶庫的秘密交給了李與恩。
姨娘看著這兄弟倆,突然發出一陣笑聲:“孩子們啊!俗話說得好,命中有時終會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你們不要再去想那個寶庫了,因為李與恩已經把它交給了我們那一帶有名的游擊隊。這對如意就是游擊隊隊長託人悄悄送來的,還對你們的阿爹阿奶的高尚品德給予了高度讚揚,稱讚李與恩父子是值得信賴和敬佩的人,信守承諾,為游擊隊提供了巨大幫助。這對如意一方面是獎勵給我們馮家的,另一方面也算是給我們留個紀念吧。不過他們再三叮囑,這件事情只能我們兩家知道,千萬不要對外透露半句。”
聽到姨娘這樣說,馮國平如同洩了氣的皮球一般,立即垂頭喪氣地低下了頭,心中滿是懊悔。他知道,一切都已經太遲了。他懊悔地捶打著自己的腦袋,心想如果當時能夠逼迫李與恩交出這個寶庫,那麼他早就可以在上海為兒女們購置大宅院和眾多產業,甚至還能在仙橋鎮置辦下更多的產業。那樣一來,他的孩子們一到上海就能躋身於上流社會,又何必像現在這樣,需要一步步地拼搏呢?
然而,現在後悔已晚,那些財寶都已被別人挖走,他即使想要搶奪回來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馮雨瑩和馮興學站在一旁,冷眼看著父親的表演。他們知道,父親得知這件事後,恐怕會更恨李家。可是兄妹倆都清楚,李與恩父子做得對,他們真正是值得太公信任的人,若是當年太公將這件事託付給父親,說不定那個寶庫的財富早就被父親揮霍一空了。那是闖王留下來的財富,並不是他們馮家的。而李與恩父子將它交給龍明啟他們,做得再正確不過。
姨奶奶輕輕拉住馮國平去捶頭部的手,笑著嗔怪他:“唉!老大,你也一大把年紀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
馮國平假惺惺地說:“我,我就是覺得,如果我們馮家有這筆財富,這些年就不會過得如此艱難,更不會讓姨娘老了老了,還吃這麼多苦。”
“我不苦。”姨娘語氣堅定且語重心長地說道:“這半年來你們不在家,不知道外面的情況有多糟糕。我們那裡有很多難民流落到那裡,他們有的餓死,有的病死,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父母失去了孩子,那才叫真正的苦難。有錢的時候我們可以享受山珍海味和綾羅綢緞,但沒錢的時候我們也能吃粗糧、穿粗布衣服。無論如何,我們這個家還在,還能夠吃得飽、穿得暖。老大啊,看開點吧!人生不過短短几十年,何必總是與自己的親人過不去呢?只有親人才是我們遇到困難時最可靠的支柱。”
年輕時候的姨奶奶喜歡爭強好勝,與丈夫的正妻爭奪寵愛,與年輕女子比美,事事都要計較,總要爭個高下。如今她卻說得出如此話語,實在令人驚訝。或許她真的已經老了,歷經風雨,終於看透了世事,變得豁達起來。
楊氏看到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就說:“我去做飯,等下大家吃過飯再走。”
劉氏連忙制止她:“你不需要做我們的飯了,我們這就走。”說完她就站起身來。姨奶奶也說:“好,好,我們這就走,興成跟我一起過去好不好?”馮興成回頭看看母親,聽她的意見。
楊氏說:“還是先不急於過去吧,還有兩天學校就放假了,等放假了再過去。”
“好,那就說好了,等興成放假了,你們一起過去,今年大家聚在一起過個熱鬧年。”劉氏笑著說。
姨奶奶要將那對如意遞給馮國平,馮國平卻不接,說:“這是人家送給你做紀念的,你自己收著,以後萬一這些小輩們不孝順你,你還可以賣了換錢來維持生活。”
姨奶奶哭笑不得,但還是將那對如意摟在懷裡,準備帶過去做鎮宅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