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苟院長讓李小心有時間就去跟那幾個護士學習打針,學會了打針,再來跟他學習其他知識。
傍晚時李小心和苟院長去看那個傷口脹膿的傷員。
那個傷員這下對李小心佩服得五體投地:“小兄弟,真有你的,藥敷上去一個時辰後膿水就流了出來,流了好多膿水,還帶出來一小塊結塊的膿,然後這傷口就不那麼痛了。”
苟院長糾正他:“要叫李醫生,不要叫小兄弟。”
李小心看過傷口,忙說:“怎樣叫都無所謂。那塊結塊的就是膿頭,膿頭出來了,我給你換一副藥。先放後收,前面那副藥要將膿頭逐出來,等下這副藥就要收斂傷口了。”說完李小心就匆忙出去,要去採藥。
苟院長說我跟你去,順便跟你認認中藥。
李小心邊走邊說:“好,我看你書架上也有一本繪了圖的中草藥書,你應該也認識不少中草藥。”
“沒有時間出來認。”苟院長說,“光看繪圖,不看實物,還是對不上號的。中草藥也真是神奇,不認識的當它是野草,認識的它就是一種藥,田間地頭,無處不在,幾乎每一株植物都有藥用價值。”
“嗯,確實如此。”李小心一邊快速採藥,一邊告訴苟院長哪種藥草叫什麼名字。不過他所說的也是他們那個地方叫的名字,不少草藥跟書上的大名大相徑庭。
採好藥,李小心又找到了他上次捶藥的那個石頭凹坑,捶好藥,還是用一張姜芋葉包了拿回去。
苟院長看到李小心去折那叢姜芋葉,難得露出了個笑臉:“沒想到陳小姐種叢姜芋在這裡,葉片也派上用場了。”
“我們在家捶好草藥後,一般都喜歡用姜芋葉臨時包著,這樣才不會讓捶好的藥失去水分。”李小心說著,又問:“陳小姐是喜歡吃薑芋嗎?種了這麼多在這裡。”
“啊!這個人能吃嗎?”苟院長說,“當時陳小姐是想種來餵豬的。剛建醫院時想著那些殘湯剩飯倒掉可惜,是想養兩頭豬的。後來忙得人都顧不上吃飯,哪還顧得上餵豬。不過這些姜芋倒長得挺好的。”
苟院長竟然不知道姜芋能吃,大概是大城市裡的人了。
李小心說:“姜芋不僅可以餵豬,根莖人也可以吃的。它的塊莖形狀像姜,但比姜長得粗大。就這樣成塊煮熟了,不需要放調料,吃起來軟糯香甜,也蠻好吃的。”
“哦,哪天有時間了我們來挖兩塊回去嚐嚐。”
說話間兩個人回到了帳篷區,苟院長被一個護士叫走了,李小心自己去給那個傷員換藥。
傷員唉聲嘆氣地問:“李醫生,我的腿好了以後走路不會瘸吧?”
“不會,別擔心。”
聽到李小心回答得這麼肯定,傷員吃了一劑定心丸,問李小心:“你才十多歲吧?你太公既然是神醫,家裡的日子應該過得不錯才是,怎麼會要你這麼小就出來做事賺錢?”
“我三叔說這裡缺醫生,逼我來的。”李小心實話實說。
“你三叔?哪個是你三叔?”
“馮國全。”李小心說,“你聽說過這個人嗎?”
“原來是馮師長啊!”那個傷員的臉上立即堆起一副諂媚的笑容來,“那可是我們全軍最年輕的師長。太厲害了。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你也這麼厲害,原來是馮師長家的。”想了想,又覺得不對:“你們是一家人,怎麼不同姓?”
“嗯,我們就是不同姓的一家人,三言兩語我也跟你解釋不清楚。”李小心忙完手裡的活,說:“你好好休息,我也該回去洗漱休息去了。”
李小心照樣拿了衣服放在洗澡房裡,然後到小河邊去游泳。
天氣寒冷,晚上沒有人會到小河邊來,整條小河都是他的。李小心在河裡暢遊了半小時左右,才回到洗澡房去換衣服。
回到宿舍,他就坐在燈下給家人寫信。他還想給馮雨瑩寫封信,可惜不知道她在國外的地址。她現在應該還沒有到達目的地,還在海上漂著。
想到與馮雨瑩這一別,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再相見,李小心心裡就有點惆悵。
想著想著,又想起了太公,想起太公,就想起苟院長說的神醫那句話來。
李小心一直以為:太公只是他們縣裡有名的神醫。
什麼時候太公也聲名遠播了?或者是三叔跟苟院長吹噓他有個神醫阿爹?
那三叔不跟他小時候一樣幼稚了嘛。
李小心想起自己小時候老吹噓“我太公是神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