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見馮國平如此堅決,知道無法再勸他。她嘆了口氣,心想這次恐怕又要鬧得不可開交了。但她也明白,馮國平的脾氣一旦上來,誰也攔不住。只能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儘快平息,不要影響到兩家的關係。畢竟,大家都曾好得像一家人一樣,以後到了上海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而且,小心和雨瑩的感情一直很好,劉氏實在不想因為這些事情而破壞了這段美好的婚姻。
,!
自從知道自己的兒子和莫家小姐成親後,馬氏就一直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她甚至覺得自己連做夢都會笑醒。畢竟她的兩個孩子都很有出息,完美符合了老爺的期望,在上海成功攀附上了權貴。
相比之下,劉氏的兩個孩子就遜色多了。兒子娶了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孩作為妻子,而女兒居然做出了與李小心私奔這樣的醜事,不僅沒能攀附權貴,還給家族帶來了極大的恥辱。難怪丈夫會如此憤怒。然而,由於二兒子攀附的是權貴,即使他結婚時並沒有通知他們這些做父母的人,但丈夫對此卻毫無意見。
馬氏心中暗自得意,卻又故作姿態地前去安慰劉氏,勸她看開些,說什麼“兒大不由娘”,更何況如今時代已經變了,兒女們的婚姻大事不再需要父母過多幹涉。
劉氏知道馬氏現在春風得意,也懶得和她周旋,推說頭痛,回屋休息去了。她心裡苦澀,也為女兒感到不公平。同是結婚不通知父母,只因為馮興學娶的是大家族的小姐,老爺非但不生氣,還樂得哈哈大笑,說他馮國平的兒子有出息。而女兒因為嫁的是李小心這種小門小戶人家,老爺就氣得暴跳如雷——老爺如此區別對待,如此勢利,也怪不得在仙橋鎮的人緣越來越差。
自從得知要搬到上海去後,馬氏成天跟打了雞血似的,每天都興奮異常,甚至連覺都睡不好,天天都盼望著能早點離開這裡。每天都在自己屋裡大呼小叫地指揮丫環老媽子收拾行李,好像她有多少行李需要收拾一樣。
馬氏在心裡已經做好了打算,等去了上海,她就會去跟自己的女兒或兒子一起生活。畢竟,她已經見識過了馮興俊的小院,實在是太過寒酸,而她女兒的大院子則讓她大開眼界。而且,她兒子娶的媳婦可是出身於大家族,陪嫁過來的院子肯定比女兒的宅院更大更豪華。所以,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跟隨子女過上好日子,再也不回這個窮地方受苦受累了。
至於老爺和劉氏,他們想住哪都行,與她無關。不過,如果劉氏敢厚著臉皮帶著她的小兒子一起住進她兒女的大宅院,那簡直就是不知羞恥。
當姨奶奶聽說馮國平夫婦和小兒子準備舉家遷往上海時,心情瞬間跌入谷底。她整天像被寒霜打過的茄子一樣無精打采,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連每天精心打扮的習慣也被拋之腦後。以後,這個家裡就只剩下她和她那個煙鬼兒子相依為命了。想到這裡,姨奶奶不禁淚流滿面,懷念起老太爺在世時,馮家曾經的繁榮昌盛。那時的馮家,人丁興旺、歡聲笑語不斷,然而現在卻變得如此冷清,真是令人感慨萬分。她雖然不是馮國平的生母,好歹也是他的姨娘,想不到他現在竟然會拋下她不管,要舉家遷往上海去了。
姨奶奶跑到馮老太爺和老夫人的墳前去痛哭了一場,抱怨他們怎麼不帶她走,留下她在這裡,孤苦伶仃的。那個煙鬼兒子又不爭氣,妻子和兒子跑走了,以後馮國平那幾個人再一走,偌大的一個家裡,就只剩下她和煙鬼兒子了。求老太爺和老夫人保佑那個煙鬼兒子改頭換面,重新做人,把馮家撐起來吧。
姨奶奶本想一死了之。然而,還是放心不下那個煙鬼兒子,她就是留在這裡,跟兒子做個伴也好啊。
馮國平這幾天已經在遣散家中為數不多的那幾個奴僕了,姨奶奶擔心以後養不起他們,讓馮國平全部遣散了去。馮國平還是留下了兩個丫環、兩個老媽子和一個雜役侍候姨奶奶,並讓她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就託人寫信去告訴他。
至於二弟馮國昌,馮國平早就跟他無話可說。也懶得去交待他要怎樣打理家裡那些店鋪了,只希望那些掌櫃的憑良心做人,能保住姨奶奶衣食無憂就好。
:()我的太公是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