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裳的少女雖未被佛力直接擊中,香消玉殞,然則,緊緊只是金缽中照出的佛光,就已經讓她妖身痛楚難當,奄奄一息。
x只是迷迷糊糊間,感到有人背起了自己,一路顛簸。
她無力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伏身在一人背上,周圍的樹木以極快的速度,向後退卻。她虛弱地問:“你……你是誰?”
揹著她的少年回過頭來,笑了一笑:“我只是個,路過的拔刀人!”
少女心想……拔刀人?!
不知不覺間,便又昏睡了過去。
出手的,自然便是易鋒,雖然及時趕到,救下了小青,然而那法海的法力果然不是蓋的。剛才那一刻,那澎湃的佛力,給他帶來的壓力同樣猶如傾倒的泰山,不要說是妖身的小青,就算是他,硬生生的被擊中的話,也難以討好。
慶幸的是,先於剛猛佛力出現的佛光,只是照上一照,就足以讓妖身的小青在痛苦間倒下,但對人類應該是無效的,否則,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他去救小青,搞不好會連自己也一同陷在裡頭。
易鋒揹著小青,遠離法海,心中忖道:“目前看來,雖然是白蛇傳相關的劇情,但首先,這不是《新白娘子傳奇》,其次,白娘子嫁的人叫許宣而不是許仙,小青是一隻青魚精而不是青蛇,如果我的判斷沒有錯的話,這應該是最初的、《警世通言》裡記載的版本了……甚至有可能是更早的民間版本。”
與柳毅傳書不同,柳毅傳書的故事,在華夏的土地上雖然出現的比白蛇傳更早,在唐傳奇裡就已經有了記載,但是柳毅傳書的版本,始終只有一個,而《白蛇傳》卻是經過了許多個不同版本的演變。
白娘子嫁予許仙是為了報答九世之前,許仙的救命之恩,被關予雷峰塔前,為許仙生下兒子,她的兒子許仕林後來考中狀元,帶著文武百官祭母,終於感動神靈,放出白娘子……這個版本雖然最為世人所熟知,但它的出現卻已經是非常後面的事了。
唯有在明末《警世通言》的版本中,許宣還沒有變成許仙,小青也只是一條青魚精,白娘子看上許宣,更不是為了報恩,純粹是被許宣的俊俏吸引。在這個故事裡,白蛇既沒有產子,更沒有後來文曲星降世的兒子祭塔救母,而是就那般,永世被關在了雷峰塔中。
更慘的是,在這個故事裡,許宣相信法海的一切說辭,拜法海為師,成為了法海的弟子,法海死後,許宣成為了金山寺的主持,依舊沒有放出白蛇,更在圓寂前留下訓言,令眾僧在他死後,繼續守護雷峰塔,不可讓白蛇出世。
然而《警世通言》,實際上也並非這個故事真正的源頭,在這個故事被記錄之前,民間就已經有了一定的流傳度,《警世通言》只是收錄和改編了這個故事,用來勸度世人。
但就算如此,即便是帶著明顯偏向的《警世通言》裡,白娘子與小青也不曾有過真正殺人害命的舉動,即便是被人找上門來,最多也就是用術法嚇退。
也正是因此,在後來的不斷演變中,白娘子才會被越來越多的人同情,到了清朝乾隆年間,許仕林祭塔救母的版本,就已經在戲曲中出現,並逐漸約定俗成,成為了最讓百姓信服的完美結局。
然而在最初的故事中,“白娘子永鎮雷鋒塔”,才是它的唯一結局。
***
小青醒來的時候,她發現自己被放置在了一處清池邊,半身趴在池邊,腰下不知何時,已經變回了魚身,上半身依舊是人形,肩上的傷口已經被包紮,似乎還抹了草藥。
雖然太陽已經落下,端午時節的入夜,並不昏暗,月亮懸掛在連綿山嶺的上方,水面隨之晃起一片片的魚鱗般的碎散光澤。另一邊的石上,坐著一個她從來不曾見過的少年郎,那少年郎揹著華麗的寶刀,架著一隻腳,正在吹著竹絲。
竹絲聲很輕,卻又傳得悠遠,作為一個隨手摘下竹絲就能吹奏的曲技,它和高雅自然是牽扯不上的,只是鄉間一些聰明的牧童、孩子閒來無事時,用來證明自己比其它同伴更厲害的技藝。
一群孩子在山林又或是田野間玩鬧時,其中一個孩子摘下竹絲,吹出美妙的聲音,其它孩子又是興奮又是羨慕,於是紛紛去摘竹絲,有樣學樣,一個個的鼓著腮幫,用盡全力,卻怎麼也吹不響。
這對於那個吹響竹絲的孩子來說,自然是一件很得意的事情!
少年郎吹奏出的竹絲聲,舒緩耐聽,吹出的,是她從來不曾聽過的曲兒。
他穿的是白色的長衫,頭髮很短,至少,比那些束髮的男子要短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