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自來水,然後背在肩上給大佛村降雨。
這一次,降雨均勻了許多。
天上的雲彩來回轉著圈降下滂沱大雨,澆灌著乾涸的土地,滋潤著枯萎的莊稼,灌溉著枝枯葉黃的樹木。
“鄉親們,給天尊磕頭!”
“感謝天尊賜雨,天尊是個好神仙!”
兩百多百姓紛紛跪在地上磕頭,態度極其虔誠,畢恭畢敬。
黃氏族人站在遠處五味雜陳,不知所措。
莊稼枯死了不打緊,但得罪了神仙只怕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村長死了。”
就在黃氏族人把注意力放到這場大雨上的時候,有人發現面板潰爛的黃大福已經氣絕身亡。
但是沒人敢站出來出頭,這可是天降懲罰,更何況黃大福平日裡沒少幹壞事,就算是族人也沒少受他欺負。
一個時辰後,雨過天晴,大佛村依舊瀰漫著刺鼻的味道。
朱任俠對非黃姓村民道:“雖然天尊給你們賜了雨,但莊稼實在乾旱的太久了,也不見得能活得過來。”
“我們江家村周圍有數百畝土地等著開發,不知道是否有人願意搬到我們村定居?加入江家村之後會獲得田地、糧食,還有房屋,有想去的跟我走。”
明朝的土地有三種。
第一種是屬於王侯將相的封地,他們會僱傭百姓耕種,然後按照耕作的天數給農民發糧食,類似於開工資。
按照大明律法,王侯將相的耕地不管有多少畝,都不用繳納賦稅。
因為這個規定,許多大地主把自己的土地掛到有爵位的權貴名下,從而達到逃稅的目的。
第二種則是大佛村這樣,村子裡的土地屬於宗族,以幾個大地主為首,把持著村子裡的土地。
這些大地主會把土地租給百姓耕種,他們只需要坐著收租就行,租種土地的百姓就會成為佃戶。
佃戶收穫了糧食後,會拿出一半來給地主交租,另外一部分給官府交稅,剩下的小部分才屬於自己的。
地主只需要坐收漁利,自己不用交稅。
第三種則是江家村這種集體性質,村子裡的土地屬於全體村民,按照人口分配土地,沒有地主剝削,收穫的糧食只需要給官府交賦稅就可以。
所以,在飲馬鎮,江家村是個讓很多百姓嚮往的樂園。
別看江家村窮,其他村子更窮!
朱任俠話音剛剛落下,就有十幾戶百姓紛紛舉手,“我們願意去江家村,望公子收留。”
朱任俠微笑道:“只要是勤勞善良之人,我江家村的大門始終為你們敞開,隨時歡迎加入。”
在朱任俠的動員下,當場就有十五戶百姓決定搬到江家村定居。
清點了一番,加上石老憨一家五口,總共有八十八口人。
黃大福的屍體還橫在地上,黃家的人也不敢阻攔,只能任由這些百姓扶老攜幼,揹著包袱行囊,推車車子傢俱,跟著朱任俠踏上了前往江家村的去路。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