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對於錦屏縣官吏的配合,朱任俠很欣慰,慶幸自己沒有遇到李堯一樣的遭遇,被手下的佐官穿小鞋,使絆子。
“果然有錢能使鬼推磨啊!”朱任俠心裡暗自感慨一聲。
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劉公輔的面子佔了一部分,知府大人的官威佔了一部分,最後就是金錢的功勞。
一下子捐出五萬兩銀子來資助縣衙,只怕大明兩百多年的歷史之中也就僅僅只有自己這一位了。
朱任俠覺得自己有必要解釋一下,朗聲道:“本縣之所以能夠拿得出五千兩黃金,蓋因我們長安鎮從村子地下挖出了金礦,方才繁榮發展,欣欣向榮,積累了豐厚的錢財。
本縣作為地方父母官,已經向知府大人稟明,將長安鎮村正式升級為長安鎮。自今日起,我們錦屏縣就多了一個新鎮子,那就是長安鎮。”
吳懷節急忙附和:“聽說長安鎮現在富得流油,百姓豐衣足食,經濟繁榮,人口超過了三千多人,理應升級為鎮。”
其他人紛紛道:“縣太爺是一縣之主,你說了算,我們都聽你的。就算你要把縣衙從錦屏搬到長安鎮,我們也是同意的。”
“呵呵……”
朱任俠面露微笑,未置可否,心中卻在暗自盤算,這麼做也未嘗不可。
首先,錦屏縣僅有一萬兩千多人,城牆破破爛爛,從繁榮程度、城池規模來看,正在被長安鎮逐漸趕上。
其次,地方官遷移治所的事情屢有發生,只需要修書上報給知府和巡撫就行,這可比任命地方官員的程式簡化多了。
但朱任俠也知道,自己畢竟是新官上任,屁股還沒坐穩就把治所遷走,一定會惹得錦屏縣城的百姓怨聲載道。此事還是一步步的來最好,不可操之過急。
“現在的長安鎮的建設的確日新月異,但遷徙縣衙治所之事非同小可,他日再議。”
朱任俠接著話鋒一轉,繼續詢問吳懷節:“吳主薄啊,敢問咱們的庫房裡還有多少甲冑?”
“下官一直擔任縣丞,並不清楚庫存,還是讓甘薄曹來回答縣太爺的話。”吳懷節把話題拋給了站在人群裡的薄曹。
薄曹就是地主家裡的官家,負責記賬統計的。
甘薄曹聞言立刻站了出來,拱手道:“回縣太爺的話,由於長期沒有戰事,咱們的庫房裡倒是積累了一批甲冑,估計上千副應該是有的。只是長時間閒置,有些破舊了。”
“竟然有上千副,真是太好了!”
朱任俠喜出望外,吩咐劉公輔、吳懷節、甘薄曹道:“我要回長安鎮率領民壯團前往貴陽支援撫臺,但將士們缺少甲冑。你們立刻召集人手,把這些甲冑修繕一下,等候本縣前來徵用。”
“謹遵大人吩咐。”三個官吏一起抱拳領命。
就在朱任俠準備宣佈退堂之際,劉公輔又提出了請求:“縣太爺,俺劉公輔一個粗人,你讓我抓賊破案還可以,讓我領兵打仗也能湊合。但要是讓我管理地方實在有些力不從心啊,不如你把第五名師爺派到縣城來幫忙如何?”
吳懷節跟第五名也很熟悉,對他的印象要遠遠好於鄧可為的師爺,當即表示贊同:“第五師爺雖然有些碎嘴子,但是能力強,負責任,要是把他調來,再好不過。”
朱任俠捏著下巴略作思忖,說道:“我與江團長出征之後,長安鎮需要有人坐鎮,五師爺肯定離不開,我把趙雲給你調過來幫忙好了。”
“趙兄弟也行,畢竟是中過舉的人。”劉公輔也不挑,趙雲就趙雲。
聽說長安鎮還有一箇中過舉的人,同為舉人出身的吳懷節不由得肅然起敬,“想不到你們長安鎮還有中過舉的人才,真是臥虎藏龍啊!”
劉公輔大笑:“哈哈……吳大人沒想到吧?除了這位趙舉人之外,我們民壯團的江團長可是做過千總的人,曾經被戚繼光將軍盛譽為‘勇冠三軍’。”
“失敬、失敬!”吳懷節敬佩不已,連連抱拳。
此刻天色已黑,朱任俠決定所有人在錦屏縣城暫住一夜,明天再走。
夜深人靜的時候,朱任俠仰天望去,就看到看了長安天尊的那張巨臉。
“天尊,弟子現在已經是錦屏縣的縣令了。”朱任俠雙手合十,用心聲與朱長安交流。
他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已經是朝廷命官,錦屏縣的父母官,再仰著頭自言自語,怕是會惹來流言蜚語,用心聲交流再好不過。
“乾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