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並不算什麼複雜的來歷,也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往事。
只是一個千千萬萬的孤兒中的一個,有幸遇到了貧窮卻擁有無盡的愛的父母的故事而已。
樂悅說他在孤兒院的時候其實也被領養過,還不止一次,只是第一次剛領養不久,人家就自己懷上了,於是他就被退回了孤兒院,而第二次,他被領養過去後沒幾天,養父就生了場重病,他們覺得他是個不祥的孩子,也給退了回來,第三次,這次的養父養母養了他足足三年,相處也很好,算得上是相親相愛的一個家庭,可三年後,養父出軌,夫妻倆感情破裂,開始在家大打出手,而他上前勸架多次被殃及,最後兩人決定離婚,而樂悅就成了那個誰都不想要的拖油瓶。
這時候他已經九歲了,經過多次領養棄養,年紀還小的樂悅已經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本事與冷漠至極的心腸。
他原本想在孤兒院長大說不定比被領養更好,可偏偏那一年開始,有很多慈善家開始資助修建新的孤兒院福利院之類的地方,他們所在的那家孤兒院因為孩子不少,自然也在被資助的範圍內,他在那兒見了兩次贊助人,一眼就看出那個滿腦腸肥的成功人士眼裡奇怪的神情,於是他快速做出了決定,在前來登記領養的家庭之中,選中了沒有任何孩子想選的、一看就一貧如洗,卻眼神溫和憨厚的夫婦。
那對夫婦簡直受寵若驚,被他的表演忽悠得誰也沒多看一眼,迅速將他從那家孤兒院接走了。
他們開始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又欣喜若狂的養育這個其實已經年紀挺大的孩子。
卻不知道樂悅只把他們當做離開孤兒院的踏板——他根本不想在這個貧窮得看不到來路的家庭裡待太久。
他想最多三年,他就要離開。
他就算是去街上乞討也能比在這個大多時間只能吃饅頭的家裡過得好。
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
並沒有非常具體和深刻的瞬間,那只是日復一日的充滿愛的眼神,是在他假裝睡著後撫過臉頰的粗糙的手,是滿是油汙的飯桌上永遠會夾給他的珍稀的雞翅,是冬天到夜深還在手織的圍巾,是每次看到他成績時不勝歡喜又誠惶誠恐流下眼淚的臉,是攢下來的錢捨不得給自己買衣服,卻想帶他去縣城裡逛一逛的心意,以及真正砸鍋賣鐵,去賣血也要他讀到哪裡就送到哪裡的竭盡全力……
到成年,到被星探看中,順理成章進入電影學院的那刻,樂悅才恍然發現,自己居然已經在那個貧窮至極的家裡待了整整十年,而曾經想要早早離開自作打算的心思,早就煙消雲散在蒼老父母十年如一日的愛的眼神裡。
他依舊是個唯利是圖的、擅長用表演得到一切的冷血之人。
可他不得不承認,他也有了父母,有了永遠會等待他的、永遠為他亮燈的家。
他願意為保護這個家付出很大的代價——甚至哪怕是犧牲自己最重視的視野和夢想——關於這一點,他也是今天條件反射舉起拳頭,清醒後又察覺自己毫不後悔之時,才突然察覺的。
“我不希望他們被任何人打擾,無論是我的粉絲,還是無孔不入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