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法門他根據白毛的理解也聽懂了大略。知道如何入後修行,所需要的就是將來一步步修行印證。
道法口傳心授留下“心印”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修行的時日艱苦漫長,師父不可能總待在弟子身邊隨時指點護法,但是修行中會遇到種種偏差。而有些法訣境界未到又不能提前點透,所以留下“心印”是一種很好地方式,就看師父的境界、經驗與弟子的悟性、機緣如何了。當然,有高人隨時在身邊護法提點是最好不過了。比如小白將白毛從馬場接到坐懷丘,可以隨時向這位大宗師請教,這是很多修行弟子難求的福緣。可惜白毛被困驢身,只能指點不能為小白護法,還是以“心印”傳法最佳。
白毛傳法是在後半夜,傳法已畢天還沒亮,小白精神抖擻可白毛已有幾分疲倦。它問道:“你記住了?”
白少流:“記住了!”
白毛:“你學會了?”
白少流一愣:“哪有這麼快?”
白毛一笑:“小笨蛋,我說的可不是‘淨白蓮臺’。”
小白心念通透,隨即反應過來,點頭道:“學會了。真的學會了!我也可以象你一樣。”
白毛再笑:“那就好,完全收服黑龍幫的時機終於成熟了,記住了,世間成事不論大小取人心為上。”
白少流:“知道了,等坐懷丘道場基本建成。我就在此地舉行入門受戒儀式。”
白毛仍笑:“當日洪和全也是在此地立教,你呢?”
白少流:“當然不能象洪和全那樣做。我有我的原則,也知正道之理。”
小白究竟學會了什麼呢?白毛一夜傳法,小白自然而然學會了白毛“心印”傳法地手段!雖然所傳的道法還沒有修煉,但是這種用神念在他人神識中留下“心印”的手段卻學會了,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攝欲心觀大成,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天賦特異。也就是說,他以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境界感悟很方便的選擇笛子傳授法術,不必象以前那樣大面積試探,誤打誤撞的碰運氣挑選各種法術的合適修煉者了。
白毛又和他解釋了幾句關於修行“大成”的含義。比如小白修行攝欲心觀大成,什麼叫大成?所謂大成不是字面上理解地大大的成就。而是指一種境界。到了這種境界意味著根基穩固,對所學道法有了真正的感悟理解,不會再疑師、疑法、疑我,身心內外真如不二。各門道法不同,大成境界的次第稱呼也不同,比如丹道修行中稱為“金丹大成”、“不墮洞天”等等,但境界上的標準是一樣地。
自古修行界有規矩,只有自身修行境界“大成”之後,才可以正式傳法收徒,引他人入門受戒,這其實對自己與他人都好。
《白蓮秘典》中也有最基本入門功夫,小白雖然已經“大成”,但是白毛還是建議他從頭開始親身習練,精進度會比他人快很多,前面粗淺的煉化精氣法門幾乎是一點就透,這就是一法通而諸法通地道理。白毛傳法早就說的清楚,小白要走一條看似彎路的捷徑。
幾問幾答之後,他們又聊起了洪和全,作為一個修行反面教材探討。小白看出來白毛已經有些累了,可談性仍然很濃,似乎要將這些年想說的話在這一夜都說完,也就不勸由著它的性子聊天。話說《白蓮秘典》所載法門最高理想境界是“接引極樂”,度人也度己前往蓮華淨土的脫之道,不過那是哲學理想並非具體的修煉心法。從世間法門的角度,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十二品蓮臺相”。
所謂“十二品蓮臺相”,是指修成白蓮真身之後。展示給世人地十二面品相化身,與佛道兩家“陽神化身五五”、“本尊法身變化”有民曲同工之處。這本是修行極高境界,但是洪和全等人不知,根據這一法門描述,從最基本的煉化精氣入手,竟然練成了不倫不類地口吐攝魂蓮花術。實在是大謬其趣。
雖然不倫不類,但這種“探索經驗”也並非毫無用處,白毛聽說洪和全的攝魂蓮花術之後就眼神一亮,告訴小白這是個“便宜法門”,小白也可以施展,至少目前就很有用處。雖然不知道洪和全是怎麼弄的,但是根據小白的“移情開扉術”演示,白毛立刻就有了自己地辦法指點小白施展出來。因為他現在的修為已經夠了。
白毛興致高漲,說練就練,天還沒亮就讓小白定座於石龕位置,以潤物技為引,凝聚日出時天地山川的生精華之氣,以攝欲心觀中“內外交感”之法融為己身一體。這麼短的時間小白也不可能從凝練攝魂珠開始化成蓮花瓣,再口吐無形之器攝魂蓮花,但是他有另外一件無形法器——羽靈送的軟煙羅。法寶多就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