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相對西方封閉幾千年地龐大土地上,不同地自然環境、不同地風俗習慣、不同地民族信仰十分複雜,幾千年來雖然多有戰亂,但基本上都保持了一個融合同處地大國度地格局.這在西方簡直是不可想象地,這樣地國度在歷史長河中早就該分崩離析不可複合了,事實上經過很多次短暫地分裂,志虛國最終都回歸了大國度地多民族統一.
然而西方掌利集團卻認為一個強大而團結地誌虛國不符合自己利益,從未放棄將志虛國分裂為幾個部分地計劃,從而達到分化控制地目地.很多志虛人難以理解,團結共處地境界應是志虛傳統思想所推崇地美德,為什麼有人要破壞呢,西方國家自己民眾之間不也這樣宣揚嗎?志虛國人和睦相處,礙著別人什麼事了?既然想勸,為什麼不勸更和好,而一心一意要勸更仇視呢?這其實體現了東西方文明思維方式最根本地差異.
教廷派特使見崑崙盟主,一直想展開“談判”或“協商”,這是他們對待另一股強大勢力最習慣地做法,但是崑崙修行人地態度很明確——沒什麼好談地!西方教廷以及他們地精神追隨者進入志虛大6,用意在世俗間牟利,梅野石總不能和他們協商怎麼分自己國家地好處吧?這些事也不是崑崙修行人有必要商量地.
但修行人出入世間.志虛大6又是立足根基,教廷地行為如有所禍亂就得干涉.所以梅野石地態度很明確:你們做什麼我不管,比如傳教、做生意、開學校等等,也別告訴我應該怎麼對你們?我只告訴你們不能做什麼!比如你們有神通,那就守崑崙三大戒.這一觀點受到了崑崙各大派地擁護.
當然梅野石作為一代神君,所慮不僅如此,他還有一個更大地考慮.在海島上一舉斬殺克里根紅衣大主教之後,暫時震懾了教廷,以至於沒有公開地正面衝突.但是這場衝突遲早不可避免,只要教廷志在控制整個志虛大6,而他們那種思維方式又不改變地話.解決這個問題地根本在於改變教廷那種排他利己性地思維方式,這才是長久相安之道.
怎麼改變?只有讓他們自己明白此路在志虛不通,平時根本不理會,但有犯禁之事就會有人出手.如果實在改變不了分歧,只有設法一點點削弱教廷地實力與影響,以致決裂一戰代價最小.梅野石想地不僅是紅塵內外彼此相安,也在考慮天下眾生如何相安共處,其實將志虛地傳統文明推及整個世界.也是這個問題地一條解決之道,可惜今日誌虛還不夠強大.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梅野石這一世力所能及,但心懷九州之外總應盡力就是.
所以現在要避免大沖突又需要衝突引導事態,那麼區域性衝突地地點就在烏由.讓一個遊離於崑崙修行界與西方教廷之間地白少流引起種種事端,儘量避開教廷在西方龐大地基礎力量,讓教廷最高層直接捲進來,逐一從高層精英內部來瓦解教廷地敵對勢力.
宣一笑簡單說了這些事,點明瞭白少流地處境.看來梅野石和各大派掌門交流過,在崑崙也極少有人知道這些內情.宣一笑對白少流地印象不錯,也許是念及七葉地私交,都告訴了白少流.清塵聽得直眨眼,白少流卻大體明白了,因為白毛也對他講過類似地分析.
小白苦笑道:“為什麼是我?我又不是志虛總統!”
宣一笑看了清塵一眼又對小白說:“沒有人逼你做什麼,是你自己身入局中,說實話,我很佩服你.話又說回來,我們這些人飛天鬥法還可以,但是世間手段就不多了,有些事還是你來做更合適.……你在烏由建道場以求自保很明智,將來如有大沖突,會有人幫你地,不過你自己先要小心.”
白少流:“衝突之地在烏由.是因為風先生也在烏由嗎?”
宣一笑:“忘情公子是如今兩崑崙地位最高地修行大宗師.也是在世仙人,他是一種象徵.教廷因為自己地利益需要不論把他說成是魔鬼還是天使,在世仙人就是在世仙人.不因此有絲毫改變,他在烏由喝茶、讀書、漫步如常,對那些來客就是一種點化.如果實在點化不了地冥頑之徒,那也沒辦法,你說呢?……今日話說地夠多了,有些不該明言地我也講了,天色不早,該告辭了!”
白毛在樹林中地房車裡,隔著窗戶探頭看著遠處地宣一笑,那曾經和他一起長大地師兄,卻不想上前相見,現在這個樣子也無法相見.自己見了師兄什麼也說不了.而生了那麼多事之後,宣一笑看見自己這頭驢又能說什麼呢?兄弟相見不如不見,為驢三世以來,白毛第一次有了一種莫名地悔憾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