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了!”
“不知道這顆中子星碎片能長到多大。”
“不知道超級造物能堅持多久?”
人們狂熱地探討著,在這種時刻紛紛忘記了死亡的威脅。見證這樣的奇蹟,有一種莫名的刺激感與快感,每個人都有一種開了眼界的感覺。
對比這樣的超級科技,行星級別的飛船就是個渣!
人們絕對不相信綠光文明會有這種科技……好吧,其實人類科技水平更差,連綠光飛船都轟不下來。
“不知道創造了中子星碎片的文明厲害,還是我們的諾亞文明厲害。”
“如果是同個等級的超級文明,那麼諾亞號絕不會被超新星摧毀!”
“說的也是……”
於易峰聽著周邊科學家的談論,這時候他倒不會多愁善感了,對諾亞號的信心也莫名足了起來……
實際上,超新星的爆發往往會生成一顆中子星。但現在的情況好像反了過來,中子星碎片促成了恆星的爆炸,人類從未見識過這種情況,因此也格外好奇、亢奮。
超新星的種類有很多,質量不小於九倍太陽質量的大質量恆星,具有超新星爆發的資格。(ii型)
當恆星核心的氫元素消耗殆盡,而無法再產生足夠的輻射壓來平衡引力時,核心的坍縮就會開始。這期間會使核心的溫度和壓力急劇升高,並能夠將氦元素點燃。
由此,恆星核心的氦元素開始聚變為碳元素,並能夠產生相當的輻射壓來中止坍縮。
這使得核心膨脹並稍微冷卻,此時的核心具有一個氫聚變的外層和一個更高溫高壓的氦聚變的中心。(其他元素如鎂、硫、鈣也會產生並在某些情形下在後續反應中燃燒。)
當核心中的氦消耗後,碳元素又會聚變成更重的元素,整個過程會反覆幾次,每一次的核心坍縮都會由下一個更重的元素的聚變過程而中止,並不斷地產生更高的溫度和壓力。
星體由此變成了像洋蔥一樣的層狀結構,越靠近外層的元素越容易發生聚變反應。每一層都依靠著其內部下一層的聚變反應所產生的熱能和輻射壓力來中止坍縮,直到這一層的聚變燃料消耗殆盡。
並且,每一層都比其外部一層的溫度更高、燃燒更快。
這種重元素的不斷合成,在鎳-56或者鐵處終止,如果恆星的質量足夠大,則這個核心的質量最終將有可能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這樣電子簡併壓力也不足以平衡引力坍縮。
最終,在星體自身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星體開始毀滅性的坍縮,超新星就爆發就開始了。
超新星核心的坍縮速度可以達到每秒七萬千米(約合0.23倍光速),這個當原始恆星的質量低於大約20倍太陽質量,坍縮後的剩餘產物是一顆中子星。
對於高於這個質量的恆星,剩餘質量由於超過奧本海默-沃爾科夫極限,會繼續坍縮為一個黑洞。
不過,這一次的“超新星”顯然不同,是由中子星碎片是引起的!
其最終結果到底怎麼樣,人類不知道,只能大致地猜想一番,情況無外乎兩類:
第一類,中子星碎片成長到一定的程度後,因為強大的引力作用,會迅速摧毀太陽核心的平衡,從而發生星體坍塌和超新星爆炸。
第二類,八個超級文明的造物束縛不住狂暴的中子星水平,不堪負荷損壞了。中子星碎片在這一剎那直接爆炸,從而破壞整顆恆星。
情況無外乎是兩者之一,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也有可能。
“看來,中子星能夠輕易地摧毀恆星啊。”於易峰有些感嘆地說道。如果能操縱中子星級別的武器,真的可以說逆天了。
將中子星丟入恆星,立馬就會產生超新星,超新星的殺傷區域在25-50光年。這種武器已經超出人類的想象。
“……是的,不過一顆中子星只能摧毀幾顆恆星。”一位天家接話道:“每次摧毀恆星,它都會吸收大量的物質,導致質量增加。多摧毀幾次,它就會成為一個黑洞……”
“這倒也是。”
……
透過螢幕可以看見,太陽在這個時候已經非常不正常了。
隨著核心處中子星碎片的越來越龐大,其引力也快速增加。由於引力提供的加速度,物質的掉落速度達到亞光速,撞擊中子碎片後將會引發超大規模的爆炸。
但這種爆炸的能量,又被八個金屬小球牢牢按住,以至於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似的。
太陽在這一刻彷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