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學鋼琴一蹴而就的訊息還沒有消散呢,就又被一個唱歌的姨姨發現了唱歌的天賦。
在唱歌方面,夏天的天賦彷彿更加的出眾!
首先就是音感問題,跟樂器也有關,就是他支稜耳朵這麼一聽,就能準確分辨出音節變化,非常敏銳。
這也是他學樂器非常快的原因——絕對音準,不需要基準音就可以分辨一個聲音的具體音高。
再就是嗓音問題。
那天下午,夏天來蹭食堂,閒著沒事就哼了首耳熟能詳的歌《東方紅》。
一下子就把路過的姨姨姐姐們的耳朵給抓住了,嗓音極佳!
一般來說,小孩子的嗓子都會很好,有一些小孩的嗓子簡直可以稱為天籟。
但夏天的嗓子也太好了,因為他唱的是高音女嗓!
這首歌本來就高,更別說用女嗓來唱了!
那聲音就不像是夏天這個半大小子的嗓子裡能發出來的。
只不過這方面大家也只是驚奇,因為孩子長大都有一個變聲期,無數小時候的好苗子,一變聲就倒嗓了。
以至於在西方教會唱詩班那些孩子,早期可是有閹割的,所謂的閹伶!
而在樂器方面,夏天已經能夠上手三四種了。
加上唱歌,不少人都勸夏媽韓洛梅:小天這麼有天賦,要好好培養啊!
能看人彈鋼琴幾遍,就復刻彈奏。學習一種樂器幾天就能上手,這天賦簡直都溢位來了!
加上這好嗓子,團裡還真想要培養夏天的。
然而夏天一天到晚不著家,都抓不著人的。
只有興趣來了才去團裡蹭飯、蹭樂器,看漂亮姨姨們跳舞,哪裡有成為藝術家的可能啊!
夏媽韓洛梅就放棄了這個想法:“看他喜歡吧。我不勉強他。他能平安長大我就滿足了。”
“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
事實上,前前後後大概有二十幾個舞臺藝術作品。
如後來出現的鋼琴伴唱《紅燈記》、京劇《白毛女》、《龍江頌》、《平原作戰》、《杜鵑山》、《紅色娘子軍》、舞劇《紅嫂》等。
72年前後,更是出現了一批反映時代精神的新歌舞,當年那是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什麼歌舞《草原女民兵》——表現了不愛紅妝愛武裝的蒙省女民兵英姿颯爽的形象。
什麼女聲獨唱格命現代京劇《海港》,什麼民樂合奏《豐收鑼鼓》之類的。
……
“偉大領袖教導我們: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現在開始做廣播體操,原地踏步走!”
夏天大春兩人站在隊伍最後面,跟著講臺上的領操員比劃。
夏天做的懶洋洋的,不願意用勁兒。
大春則是用力過度,動作像是懶熊上樹。
這第五套廣播體操是71年9月1日正式頒佈的。
據說有一次,燕京廠橋小學有一名小學生,因為做廣播體操姿態標準優美,所以被選為全校的領操員,還上了當時相當稀罕的新聞紀錄片。
正是因為這次露臉,讓什剎海體校的老師發現了這個很有運動天賦的孩子,他被選拔進了什剎海體校,專門練習武術。
這個孩子後來成為了武術冠軍……後來更是成為了功夫皇帝。
一到下課的時候,整個學校操場都是淺藍、軍綠和草黃色的小人。
這年頭的服色很單調:黃、綠、藍的“青一色”。
建國後,由於人口眾多,耕地有限,在“以糧為綱”的基本國策下,棉花的種植必然要讓位於糧食生產。
為了解決棉花少紡織品供應不足,從54年起我國開始發放布票,實行計劃定量供應。
各種布料、成衣、床上用品以及各類紡織品,都要憑布票購買。
一張小小的布票,悄然影響著人們實用主義的審美觀,“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人們的穿衣習慣。
於是,穿補丁的衣褲、戴保護衣袖的袖套,便成了那個年代的特徵。
就夏天那褲子上,兩個膝蓋還都有兩塊補丁呢。
這還是大春他媽幫縫的,夏媽縫了,結果把兩條褲腿給縫的不一樣長了。
夏天趕緊跑到隔壁請春媽李姨救場。
這頭年學生也是有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