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這稿子質量太好了!”
《兒童文學》復刊,收到了很多投稿。
但是這年頭專門寫兒童文學的作家其實不多,而其他業餘投稿就顯得太業餘了。
有的寫得也很好,文筆很深刻,但內容或風格並不適合《兒童文學》。
這是給孩子們看的,你得有一顆和孩子們貼近的心,才能寫出孩子們喜歡、適合孩子們看的文章。
這半個多月,看了一麻袋的來稿,審稿審的張齊林腦袋都要大了。
忽然看到這麼一篇文章,頓時覺得好一陣歡欣,整個人都舒服了。
“嗯,沒錯。”老編輯點了點頭。
“就是這個後記……嗯,也很有童趣的,像是小朋友之間的交流,以一種兒童視角來寫對故事的直觀感受……作者的手法很特殊。”
夏天寫的後記是:
“寫的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我問我的朋友大春。
大春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蘋果掉進水裡,咕咚咕咚的!
我竟無言以對……”
老編輯掐滅菸頭:“所以,我覺得你應該親自去找這位作者聊聊。要是能長期給我們供稿,那就太好了!”
張齊林剛參加工作,正是著急展現自己的時候,掃了一眼地址,一口答應下來:“交給我吧!下午我就過去!”
驚鴻客是吧?
張齊林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三十多歲,面容清瘦,穿著老舊襯衫,戴著眼鏡,看上去有點孤僻,但有一顆燦爛童心的中年男人形象了!
驚鴻客老師,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