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手機使用者輸入:♂m♂.♂♂♂♂.♂co3
“好吧好吧,給我講講這裡的情況?”洪濤真想聽聽這座基地的前景,因為這裡是自己唯一的生存空間,由不得不關心。
這番談話斷斷續續進行了三天,主要是專案分支太多,娜塔莉亞又不太善於察言觀色,即便洪濤聽煩了,它依舊按部就班的喋喋不休,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省略。
要是沒有沉睡者的記憶注入,洪濤估計得再聽半個月才能對基地建築群大致有所瞭解。現在好了,一邊聽一邊慢慢從記憶中調取,有娜塔莉亞在場,即便是琢磨反物質發生器的設計原理也不會太燒腦。
當然了,該不明白還是不明白,記憶可以注入,知識的理解程度真沒法速成。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自己的大腦和那些外來記憶的融合速度好像加快了。
娜塔莉亞管理的沉睡者4號基地只是地球聯盟建造的諸多沉睡者基地中的一個,規模還是比較大的。但到目前為止,還能和這座基地保持聯絡的一座都沒有了。到底是因為某種原因停止運轉還是被天災摧毀了,由於沒有足夠的資訊,娜塔莉亞也判斷不出來。
雖然她這裡有其它基地的聯絡方式,可地球聯盟設計的聯絡方式太注重安全性了,連單線聯絡都算不上,只能算半根線,有一方不主動反應就會斷開,根本沒有尋找的可能性。
每個基地有獨特的超光速通訊編號,當蟲洞開啟時,基地主腦會立刻派出重力飛船消耗洞口的透過質量,同時還會在洞口放置一個大功率通訊信標。
這種類似自動機器人的玩意會以固定的間隔向四周傳送固定的訊號,以此來標識自己的位置。但這類訊號都是毫無意義的資料,即便被截獲也別想從中破解什麼資訊。
更不要試圖去俘獲一臺通訊信標,它有很高階的隱形裝置。即便被發現,只要探測到有不明物體試圖接近自己,信標就會自毀。
重力飛船會利用短暫的時間來接收從其它沉睡者基地傳來的信標訊號,從而得出各基地入口的準確位置,並在基地主腦裡儲存起來。
假如那些外出尋找治療方法的聯盟成員回來了,就會依靠信標指引找到基地入口,從理論上講,只要找到一個,其它的也就全找到了。
洪濤也看了看娜塔莉亞的信標記錄,最開始有11個沉睡者基地,二千年後就剩7個了,然後每隔幾百年就會消失一個。除了沉睡者4號之外,堅持最久的就是2號基地,但它也在二百多年前失去了信標訊號,從此之後再也沒出現過。
要說娜塔莉亞也挺可憐的,孤零零的堅守著偌大的基地,結果裡面裝的還全是死人和即將死的人,幾千年了也沒抱怨過,人類如果能有這種美德,世界會更美好。
這臺主腦不僅僅忠誠,還特別能幹。在她的管理下,只要入侵者不強大到能殲滅一支地球聯盟主力艦隊,基地就是安全的。
那一支地球聯盟的主力艦隊有多厲害呢?洪濤根據娜塔莉亞提供的標準簡單對比了一下,得出個很粗糙的結論,怕是得幾百艘新伊甸人的戰艦才能在數字上勉強夠,實際上可能還得更多。
還別想玩消耗戰,建造沉睡者基地的蟲洞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裡面有充足的資源可以開採。別看基地大大小小的建築設施很多,但用一個星系來維持就不顯得侷促了,不敢說上億年,百十萬年應該足夠。
最厲害的還是地球聯盟發明的戰艦或者叫無人機基本不需要指揮,它們具有很高的叢集智慧,可以根據戰場情況自行決定戰術。而且它們可以自我複製,從採礦到熔鍊再到製造組裝,全部由智慧機器人獨立完成。
當然了,娜塔莉亞會決定製造的種類和數量,在沒有外部威脅時會把能源消耗降到最低,所以洪濤剛看到空間站時以為它和未來號殘骸一樣都是死的。
除了武裝力量強大之外,地球聯盟還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力量充當防禦利器,具體說起來就是蟲洞本身。他們對蟲洞的瞭解遠比新伊甸人透徹,不光能利用蟲洞原理製造傳送裝置和星門,還能人工干預蟲洞本身。
說起來這也合理,在當初那個通往銀河系的大蟲洞意外坍塌爆炸之後,倖存的地球聯盟成員就在無時無刻琢磨這種天體,以他們當時的科技水平,研究起來應該不算很難。
蟲洞這玩意其實和行星、恆星一樣,都是自然形成的天體,只是形成的條件很複雜,數量也沒有星球多。每個蟲洞就相當於一個獨立的小宇宙,規模比較小,通常只有一個星系,算是宇宙誕生的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