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手機使用者輸入:♂m♂.♂♂♂♂.♂co3
“你想當克隆飛行員?好是好,但現在還不成,想當克隆飛行員需要學習很多技能,還要透過嚴苛的體能考核,淘汰率非常高。另外購買克隆體也需要一大筆錢,艾特,慢慢來,彆著急。”
努埃爾這個人還是挺和藹的,他除了在專業問題上斤斤計較之外,對待其它問題都是大大咧咧的,很多時候根本不過腦子,拿起嘴就說。但這次聽完洪濤的詢問,卻沉思了一會兒才給出答案,不能說完全否定吧,也不太樂觀。
“切,你這種棺材瓤子都能考過,還能難得住小爺我?”這是洪濤心裡想的,沒敢往外說。但想一想又覺得罪過,不是因為救命之恩,而是頭盔裡的腦掃描系統,生怕這些想法也讓主腦給掃走。
飛船再次飛行在太空中,洪濤終於能看到外面的全景了,但不是透過肉眼。駕駛室看似有一整面大舷窗,其實它和飛船的其它部位差不多,都是由幾層外殼密封的,根本就沒有窗戶。
所見即所得這句話到了這個時代已經成了謬論,舷窗包括窗外的景色都是透過飛船外面的攝像頭採集到的影象,再經過飛船主腦處理,以全息影象的方式投射到飛船內殼上。由於投影得非常逼真,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樣。
不過每個人和每個人看到的細節還有所差別,比如說努埃爾就不用採用投影方式去觀察外部景象,飛船主腦會把經過處理的所有影象和聲音訊號直接送入大腦裡的相應部位,讓他直接在意識裡看到訊號裡的所有。
這玩意怎麼描述呢,洪濤找不到合適的詞彙,也無法去嘗試,只有克隆體飛行員經過外部外掛強化過的大腦才能承受如此資訊量。
努埃爾給了個比較形象的解釋,類似於戴在洪濤頭上的神經元耳機。那是件自尊集團的高科技產品,它沒有耳塞耳包之類的發聲原件,而是透過電波的形式把音樂訊號直接對映到腦部負責聽力的區域,再逆向回傳到耳中。
原本這個技術是自尊集團用來保護音樂產版權用的,沒有聲音可以錄製,對映訊號都是加密的,自然也就沒法盜版複製。
但這個技術應用之後,人們發現了其它好處。比如在聽歌的同時還可以和別人交談,互不干擾。再比如透過這種耳機可以和其他人進行無聲交談,就像洪濤剛開始聽到那些來自意識深處的對話,就是耳機發出的。
除了全景之外,穿上了宇航服之後,洪濤終於不用在飛船加速時被動進入昏厥狀態了。同時他也初步搞清楚了這個時代太空飛船的大概飛行方式,根本就不是飛,而是跳!
在這個問題上,努埃爾沒做出任何解釋,而是把解釋權交給了飛船主腦。洪濤覺得自己被人深深的鄙視了,連努埃爾這種話癆都不願意講的理論,檔次之低可想而知。
飛船主腦一邊控制著飛船,一邊拿出萬分之一的運算能力就把自己給講暈了,怪不得努埃爾不願意浪費精力呢,差距確實有點過大了。
據說在新伊甸世界初期,也就是艾瑪帝國成立、有了官方文字記載時,飛船還是不能跳的,即便裝備了最先進的推進器,想在星系各行星之間穿梭,也需要幾天甚至幾周時間。探索其它星系的時間就更長了,得用年來計算。
為了提高飛船的航速,科學家們付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大部分構想都因為成本和重量問題無法實現。烏魯克人倒是開發出一種加速軌道,用磁力把飛船加速彈射出去,成功的提高了飛船的航速、縮短了航程。
但是加速軌道的建設成本太高了,使用起來很不靈活,只要飛船航速一降下來,再想提速就必須依靠軌道。這種技術在兩個固定站點之間可以使用,對探索未知星系還是沒根本性的幫助。
就在300多年前,艾瑪帝國突然發明了一種叫做躍遷引擎的裝置,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困擾了他們上萬年的難題。
又經過了幾百年的研究發展,現在的躍遷引擎已經升級過很多版本,成為了更廉價、更可靠、更高效的成熟產品,裝備它的飛船可以在沒有外部裝置輔助的情況下進行超光速飛行。
超光速飛行的原理主腦講了,可洪濤大部分沒聽懂,還不敢追問,只能瞎點頭。但也不是完全沒聽懂,有幾個理念還是可以理解的。
這種原理源自量子電動力學,到底這個學科是啥洪濤沒印象,好像地球上沒這個玩意。不過量子力學有,想來就是一種衍生學科。
具體說就是人造一個沒有任何能量的真空狀態把飛船包裹起來,簡稱絕對真空泡。絕對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