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國哀慼之中,貞觀二十一年的餘暉徹底落下。
永徽元年,二月。
被圈禁了整整二十一年的鄭王李元景獲恩赦,永徽帝允許他在長安行走。
太上皇在得知這訊息,畢竟有著父子的情分,倒也沒有干涉。
他這一輩子雖說子嗣稀薄,但皇子中為人稱道的不在少數。
貞觀帝自不必說,二十一年的治世,將天下徹底從吳末的動亂中拉出。
蜀王李元康,坐鎮劍南道二十載,守得一方安寧
滕王李元符,雖政績未有建樹,仍能心存大義,慨然愛民。
自從他賣掉滕王閣換糧的義舉傳開之後,這位聲名狼藉的大唐親王,在民間的風評愈發好起來了。
貞觀帝在世時,對這位皇弟多有稱讚。
是以,永徽帝登基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滕王換封地。
最初的選項本是最富庶的蘇州,可在滕王推辭過後,改封了同樣位於江南的洪州。
永徽帝傳令江南道巡使,由朝廷撥款,替滕王在洪州修建滕王閣。
……
一道道詔令頒佈。
永徽朝的第一年,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貞觀帝留下的治世,已然有了繼續綿延的趨勢。
洛水河畔
李常笑攙著太上皇從馬車下來。
緩緩道:“陛下,洛水到了。”
聞言,太上皇睜開渾濁的老眼,整個比之一年前,又蒼老了不少。
他看著李常笑,面有愧色:“煩請老祖陪朕過來一趟。”
“無妨。”李常笑搖搖頭。
他親眼見著李定邊一步步從唐國公,成為武德帝,再到太上皇。
隨著貞觀帝駕崩,太上皇的尊位又往上挪了一級,變成古今唯一的無上皇。
李常笑喊慣了太上皇,到這關頭,也不準備再改口。
太上皇顫顫巍巍地走到洛水河畔,緩緩開口道。
“當年元和平定山東叛亂時,曾在洛陽待過不短的日子。他時常來信,告訴朕洛水湯湯,還有城裡的佛像巍峨。”
“可惜這小子從那之後,再沒有回來過。”
“朕這當爹的,今日替他來走走。”
李常笑點點頭:“陛下已經下令,將在洛陽新建一座皇宮,取名上陽宮。”
“意味上皇親臨洛陽之意。”
聞言,太上皇發出笑聲:“明文是個知道孝順的。不過若讓元和聽聞此事,也不知他會不會怪朕,怪朕搶了他的風頭。”
“不會的,”李常笑搖著頭:“先帝最孝順,他連砒霜都吃得,又怎會因小事生怨。”
太上皇深以為然,負手緩緩行於洛水河畔。
“關中的糧食,終究是難以勝過天數。一旦雖有大飢,連天子也要捱餓。早在新朝時,王氏皇族就曾到洛陽躲避糧災。”
“我大唐雖然背靠涼州,卻也不能僅侷限於此。以後有了上陽宮,就可以方便了子孫後代。”
說到這,太上皇看向李常笑,緩緩道:“後世之事,朕未必可以看到。”
“如果朕料得不錯,希望老祖告訴朕一聲。”
李常笑點點頭:“你這傢伙,當真是越老越多愁善感了。當年還是兒孫自有禍福,如今卻天天提子孫憂,”
“興許這是過慣了安逸的日子。”太上皇一臉正色:“朕也覺得,安逸久了,自己也不像自己了。”
正當二人攀談時。
有一個頭戴烏紗帽的青年,騎著一匹棕馬經過。
看這架勢就是前往某處的赴任。
青年見到太上皇的儀仗,臉上可見的生出幾分緊張。
他當即下馬,前來拜會:“學生狄清溪,參見無上皇。”
太上皇捋著長鬚,露出和藹的笑容:“小子,你是要到哪赴任。”
狄清溪滿臉激動,語氣都有些急促:“學……學生,是明經及第,得授汴州判佐。”
“原來是掌刑事的,”太上皇點點頭,神情鄭重:“擔任一州的判佐,這也是不小的差事,動輒就是一家之口的福禍。”
隨後,他鼓勵似的在狄清溪肩上拍了拍:“不過你這小子,心中尚有赤誠。朕信你一定可以做好。”
聞言,狄清溪當場語無倫次。
他一介初出茅廬的書生,何德何能被無上皇給信重。
一種前所未有的惶惑湧上心頭,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