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點了點頭,接著追問:“那你可知道我們大漢的姓氏又是如何得來的嗎?”
劉慶不假思索地回應:“源自《太初》中的‘大漢,始與終’。”
“是啊,人們都以為我們的姓氏與漢教有關,哈哈!”老祖宗笑了起來,“我們並不在乎真正的仙人,更別提那些邪惡的教派了!”
“陛下,‘大漢,始與終’究竟何意?是不是象徵著王位的繼承?”劉慶嚴肅地詢問,眼神在大殿內忽必烈的雕像上停留,若有所思。
“正是,我們大漢繼承了秦朝的遺志。”老祖宗語氣嚴肅,目光凝視著雕像,“起初,有些人提出異議,認為忽必烈雖出身梁劉,卻不應在天堂廟中受到尊崇。但在我看來,這些言論不過是一些無端的閒言碎語!”
“從秦至楚,歷史上的野蠻民族各有其命運。而大秦之所以能成為姓氏,並非源自任何侯爵的封號;它代表著所有野蠻民族成為中央王朝忠實子民的歷史轉折點!”
劉慶的頸部露出一絲困惑,“但是秦朝……”
“大秦在頒佈的對外法令中也自稱為中央種族。正是當他們融入中央種族之時!”老祖宗接著解釋,“我問你,歷數過往,哪個朝代的疆域能比肩秦朝?”
劉慶搖了搖頭,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楚國自不必提,我們單論漢楚。在其鼎盛時期,漢地推行了郡縣制,那麼梁劉的版圖又如何?”老祖宗進一步引導。
劉慶回答:“束縛,封賜!”
“正是如此,當中央種族強大時,封賜是一種可行的手段。然而,一旦中央種族衰弱,又有誰會服從呢?在漢楚最為繁榮的時代,他們的領土遼闊。但這不過是他們軍事影響力的擴充套件,並非真正的統治範圍。然而,在大秦呢?”老祖宗坐在簾軌下,緩緩傳授著他的歷史智慧,“在大秦時期,其廣袤的領土是透過一套省系統進行有效管理的。”
“權力的集中!”劉慶驚歎道。
“正是,權力的集中。”老祖宗點頭贊同,“四海之內,無論漢人還是梁劉,都必須臣服於中央的權威。透過這種方式,我們不僅將華人及夷人納入中央體系,而且天上的政治法規也都源自中央。”
劉慶似乎對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無論是秦朝還是漢朝,與之前的封建國家相比,他們都實行了省制。這樣,他們就能夠明確界定受尊敬的家族的邊界,並更高效地管理和統治這些地區。
可以說,自秦朝以來,中國的政治結構經歷了根本性的轉變。它摒棄了基於地方統治者獨立管理農業地區的傳統模式,而是將遊牧、牧業和狩獵的少數民族納入了一個新的、更為包容和凝聚的共同體。主要由漢人領導的這個共同體,在數百年的融合與發展中,形成了一個新的、統一的民族身份,這個身份足以容納所有民族,凝聚了不同民族的特徵和力量。
正是這種新的身份為受尊敬的家族奠定了廣闊的基業,世代傳承下去。
劉慶,一個已經退出公眾視野的人物,他並非是那些躲在電腦螢幕後面發表極端言論的鍵盤俠,更不是一個在懦弱中表達自我的傻瓜。
曾有一段時間,網路之上充斥著關於滿族和匈奴人是否是中國人的激烈爭論,以及對於秦朝和清朝的種種非議。
“孫子,你應當明白,”老祖宗的聲音裡透露出深深的智慧和滄桑。
的確,僅從這裡所展現的胸襟和智謀就已經遠超常人的想象。
老祖宗引領著劉慶和劉盈步入主殿。他直接走到擺放著兩位皇帝和四位尊敬人物的雕像及紀念牌位前,跪下,以敬重的禮儀磕頭。
“本臣,出自淮河流域的普通百姓,生於動盪之世,幼年便失去雙親,生活無定,歷經磨難,無數次感到絕望與困惑!”
“在亂世之中,政府無力護民,食物成為奢求,生命時刻受到威脅。我毅然決然地投身騎兵,決心推翻暴政!承天之福,自十九歲起,我便矢志不渝地投身戰場,歷經九個月的硝煙,親自披堅執銳,指揮養父的部隊,平定了三方面的動盪,確保了人民的安寧。我掌控著整片天空,最終登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
“自古以來,在所有受尊敬的皇帝中,本臣的出身堪稱最為卑微。建立王朝的艱辛,史無前例,得天命之寵,無人能與之比肩!”
“自登基以來,本臣始終懷著謙卑之心,未曾忘記人民曾經歷的苦難歲月。在過去的九個月裡,本臣時刻保持警惕,勇於擔當,擊退了草原北部的匈奴人和秦人,防止他們侵擾中原。在國內,本臣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