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噩耗傳來,公主薨逝
幾天後。
東海大捷的訊息,傳到京師。
文淵閣內,氣氛極其凝重,一眾大臣皆低頭不語。
寧輕侯一襲官袍,邁步踏入文淵閣,見到這一幕,不由失笑:“皇上和太子,在東海打了勝仗,大破倭寇,這是天大的喜事!”
“諸公為何愁眉不展,鬱鬱寡歡?”
“難道,你們見不得皇上打勝仗?”
大臣們見到寧輕侯,連忙起身行禮,臉上帶著幾分諂媚。
按理來說,寧輕侯初來乍到,剛剛被冊封為內閣大學士,手中並沒有什麼實權。
在這些混跡官場多年,手握大權在握的老油條們眼裡,寧輕侯這一介狂生,又算是什麼東西?
不就是太子手底下的一條狗嗎?
他也配飛黃騰達,入翰林院,披上大學士的官袍,跟自己平起平坐?
簡直有辱斯文!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
文官集團跟太子李龍鱗斗的時日不短,雖然是輸多贏少,卻只是受辱,被狠狠打臉,從未大動筋骨過。
李龍鱗行事極有分寸,哪怕是杜文淵鋃鐺入獄,太傅沈輕舟逃亡,也並未牽連太多文官。
可這一次不同。
大將軍張百徵手持尚方寶劍,在眾目睽睽之下,斬殺了戶部尚書馬庸。
追隨馬庸的幾十名同黨,也全都被打入天牢,說是等皇上回京之後,親自發落。
如今的朝堂,已經是人心惶惶。
稍有風吹草動,大臣們就膽戰心驚,夜不能寐,生怕牽連了自己。
說到底,還是太子李龍鱗在幕後搞事,要殺雞儆猴。
一個不小心,太子的屠刀,可能就落到自己的頭上。
寧輕侯是太子心腹,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雖然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大學士,哪怕是諸公都要上杆子巴結,好不風光。
至於東海大捷。
寧輕侯說的沒錯,對於大夏確實是好事。
可是對於袞袞諸公,卻是壞事。
原因很簡單。
這東海大捷,倭寇死傷慘重,是誰的功勞?
雖然明面上,說是皇上神威赫赫,所到之處,倭寇猶如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可這些話,也就騙一騙百姓。
諸公在朝堂上,追隨武帝多年,深知他的脾性。
說不白了,武帝就是一個志大才疏之輩。
武帝掃清倭寇?
別開玩笑了!
歸根到底,這一切都是太子李龍鱗的功勞!
李龍鱗這個人,城府如淵似海,大臣們實在捉摸不透。
唯一可以確定的。
就是他動起手來,絕不手軟!
李龍鱗才剛到東海多久,就將當地計程車族清掃一空,不僅沒收了財產土地,還一不做二不休,將他們流放到海外去。
就連國舅爺呂鐘鳴,以及東海呂氏一族,都被帶根拔起!
畢竟,呂皇后在位多年,他們跟東海呂氏,全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呂皇后死了,大皇子瘋了,卻還有長公主。
李龍鱗若是徹查下去,拿呂氏謀逆一事,大做文章,袞袞諸公全都吃不了兜著走。
再加上張百徵這個殺神。
大臣們光是想想,都覺得頭疼欲裂,他們滿腦子都是自保,哪裡還有心政務。
“呵呵。”
寧輕侯一眼看破大臣們的心思,發出一聲冷笑:“諸公,你們聽到好訊息,卻一個個如喪考妣。那麼,我在說一個噩耗給你們聽!”
噩耗?
大臣們身體一震,面露驚容。
又出什麼么蛾子了?
寧輕侯淡淡開口:“東海剛剛又傳來了一個訊息!長公主薨逝,皇上悲痛欲絕,打算大興土木,在東海之濱,為她建造陵墓。”
全場皆驚,文淵閣內,針落可聞。
袞袞諸公皆瞪大雙眼,長大了嘴巴,神情愕然。
公主薨逝,無論在任何朝代,都是一場噩耗。
何況,薨逝之人是皇上最寵愛的長公主。
皇上悲痛欲絕,大臣們也應該哭才對。
然而。
大臣們聽到這個訊息,第一時間是震驚,緊接著是狂喜!
長公主死了!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