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打蛇打七寸
地暖的科技水平,確實不高。
銅管罷了,只是造價不菲。
別說是尋常百姓,恐怕皇親國戚都用不起。
唯有皇宮這種地方,才能不計成本,鋪設地暖禦寒。
李龍鱗沒有多說,盯著公輸婉纖細筆直的小腿看了一會,才心滿意足,打道回府。
慈寧宮。
大皇子李天啟帶了許多禮物,來拜見皇太后。
“好孩子!”
“你終於回京了!”
“哀家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
皇太后緊緊把李天啟抱在懷裡。
李天啟擠出幾滴眼淚,違心道:“皇祖母,我在東海,沒有一天不想念你”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
皇太后老淚縱橫,哭的稀里嘩啦。
李天啟是嫡長子,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三歲就被冊封為太子,是大夏儲君。
可謂是聚萬千寵愛於一身。
這也養成了李天啟驕縱的性子,為日後釀成大禍,埋下了伏筆。
其中最寵愛李天啟的,除了他的生母呂氏之外。
就要數皇太后這個皇祖母了。
甚至,李天啟後來造反失敗,被軟禁起來,呂氏被打入冷宮。
也是皇太后天天去找武帝,一哭二鬧三上吊。
軟磨硬泡了很長時間,才讓武帝饒恕了李天啟的罪過,廢了他的太子之位,讓他去東海就藩。
要知道。
東海之濱,自古富庶,乃是膏腴之地,氣候不錯,距離京師並不遙遠。
李天啟一個犯下彌天大錯的廢太子,居然能就藩東海。
三皇子李風雲,能征善戰,立下赫赫戰功,就因為是庶出,卻只能去西涼苦寒之地就藩。
可想而知,李風雲心中的怨氣有多大。
“皇祖母。”
李天啟搓著雙手:“這慈寧宮真冷清。平日裡,沒人來看你嗎?”
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了。
皇太后嘆息一聲,道:“人老了,不中用了!你父皇倒是孝順,幾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都來向哀家請安。皇子們,確實來得少!”
“不過,老九倒是經常來。前幾日,他還給哀家帶來了最新的大夏文報。”
皇太后佈滿褶皺的臉龐上,浮現出欣慰笑容,感慨道:“老九跟你一樣,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李天啟心裡咯噔一下。
老九這小子,滴水不漏啊!
居然把皇太后也哄得服服帖帖。
想要挑撥離間,看來不容易。
“皇祖母。”
李天啟故作詫異:“大夏文報?您也看報紙嗎?”
皇太后點頭感慨道:“是啊,那上面的話本《紅樓梅》,寫的極好。哀家每次看,都要流淚!恨不得讀個十遍八遍”
“只可惜太短了,每次只有一回,不過癮。”
讀書人瞧不起的話本小說,對皇太后卻有巨大的吸引力。
畢竟《紅樓梅》寫的,是官宦人家的故事。
皇太后年輕時,也是豪門大族的千金大小姐,代入感極強。
柳如煙的文筆華麗,感情細膩,人物栩栩如生。
皇太后看的欲罷不能,早就成了柳如煙的鐵桿粉絲,眼巴巴等著追更。
李天啟忙問道:“除了《紅樓梅》之外,您沒看大夏文報的其他板塊嗎?”
皇太后搖了搖頭:“哀家眼睛不好,哪怕是話本,也是專門找人來讀。至於其他板塊,剛開始倒是看了幾眼,都是什麼國家大事!”
“後宮不可干政,此乃祖訓!”
“何況,哀家對這些事,本就不感興趣。”
李天啟心頭一喜,破綻找到了!
當即。
他義正詞嚴道:“皇祖母,您有所不知!這大夏文報,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老九在上面,搬弄是非,汙衊大儒宋青鸞!”
“據說宋大儒氣的吐血,半條命都沒了!”
“天下讀書人,全都義憤填膺,一個個口誅筆伐,要向老九討還一個公道!”
皇太后臉色大變,愕然道:“竟有此事?宋大儒,是書院的院長,哀家曾經見過,確實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仁厚長者!”
“老九他怎麼會”
李天啟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