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襲,拉響警報!”
“防空陣地準備!雷達開機!趕緊準備抵抗襲擊!”
“發警報!通知前線——該死的,資訊網路無響應...
資料傳輸被攔截了!”
應該說空間站裡負責警戒的哨兵,反應是比較迅速的。
整個土衛六空間站,在防空警報響起之後,立刻進入了戒備狀態。
可以說是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警惕心。
可惜...
有些時候,再怎麼警惕,再怎麼專注。
該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
當雙方之間的技術水平差距,已經大到猶如天淵的時候。
一切源自於個人的英雄主義精神,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只有在好萊塢那種整天惦記著輸出美式價值觀、量產三流蹩腳編劇的地方,
才會出現戰機撞飛船、步槍打機甲的搞笑橋段。
真正的星際戰爭之中...
技術優勢,是足以壓倒一切的。
這不是野蠻六。
兵種剋制的情況下...
長矛兵能拿著木杆長矛,戳壞掛了爆發裝甲的主戰坦克;
弩手能用鍛鐵弩矢,射爆機械化步兵乘坐的裝甲車。
現實世界裡。
不存在‘只要兵種符合剋制,攻擊力就能跨越科技水平差起效’的情況。
的確。
土衛六空間站是有防禦設施的。
並且。
倘若以人類文明的水平而言。
土衛六空間站的防禦設施,科技含量還不算低。
每分鐘射速超過六千發的四聯裝近防炮,發射鈦鎢合金彈芯穿爆燃彈,重力井內射程超過六十公里,在太空環境下超過一百公里...
以藍星文明的標準而言,這絕對稱得上高精尖武器了。
近防炮這種射速恐怖的武器,在防空環境下,的確具備極高危險性。
哪怕F22,也不敢在沒有電磁壓制的情況下,近距離挑釁近防炮的威嚴。
而這種設計思路,在進入太空時代之後。
同樣具備在近距離內讓一切戰機之類載具、聞風喪膽的能力。
至於它‘屬於老式動能武器、技術水平上相對落後’這一點...
這不是沒辦法嘛。
土衛六空間站,是聯合探索隊的大後方。
遠離藍星前線都不知道多長的距離呢。
眾人實在是沒有那個想法、也沒有那個預算,來給它配上多麼高檔的防禦武器。
說實在的,能配上武器,都已經完全是某幾個隊伍的領袖、未雨綢繆的結果了。
要不然這種鬼地方,哪用得著自衛裝備。
至於配上什麼東西,自然也就沒得選了。
六方勢力都側重於陸戰。
什麼好東西,都是陸戰隊、登陸艦隊,優先裝備。
比如說鐳射武器。
這種東西,土衛六空間站就別想了,沒它的份。
...好吧,鐳射武器就已經是聯合探索隊裡的高階貨了。
鐳射怎麼了,別瞧不起鐳射。
聽著似乎是很老、很不新潮的舊式武器概念。
可能搭載在移動載具上、能在太空戰鬥裡投入使用的大功率遠射程高能鐳射器,那也不是什麼文明都能拿得出來的。
沒看見藍星人發明鐳射這好幾十年,都硬是沒法把它真正實戰武器化麼。
都特麼半個多世紀了,還是隻能搞點鐳射壓制之類、性質相當於拿鐳射筆照人眼睛的小打小鬧。
反倒是在測距和資料傳播領域大幅度應用...
...當然,這就扯遠了。
總之,受制於精密裝置、大功率反應堆之類‘高階裝置’,那捉襟見肘的產能。
鐳射射線炮、等離子炮、磁軌炮。
全都配給了一線部隊。
土衛六空間站這樣的地方...
也就只配擁有近防炮了。
好在星際文明的近防炮,同樣是物美價廉、非常強大。
因此一直以來,
聯軍裡各方勢力的頭目,都對這座大後方重要戰略支點的安全性,沒有過任何的擔憂。
只可惜...
他們卻沒意識到。
這份強大,也是相對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