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心智網路初探’立項,虛境裡的人造星球(2 / 3)

,這就是他進行偵察之後的發現:

——腳下這片被能量霧靄籠罩著的大地,實際上是有一層巖殼覆蓋的金屬質地實體,並且擁有一定球面弧度。

似乎很奇怪,因為它居然擁有雙重外殼。

但岩層並不是特別緻密,很有可能是沉積而成的灰質。

這樣一來就顯得它的身份非常明確...

這就是一顆擁有金屬外殼的星球,很大可能是人造物。

畢竟自然形成的行星哪怕再千奇百怪,也不可能會有如此規整的均勻合金質外殼。

並且根據球面弧度來判斷,它的體積應該不大。

才散開一個半徑三點五公里的正圓,就已經明顯觀測到了一個明顯的弧面,說明它的體積真大不到哪裡去。

“誰吃飽了撐的,弄了這麼一顆超大號鐵球、給扔進了虛境裡?”

蘇文邊走邊納悶。

很令人費解啊!

人造星球。

一聽就相當牛逼的玩意兒。

...但說實話,在宇宙裡還算常見。

嚴格意義上來說,塑造一顆體積和月球、土衛六這種行星衛星差不多大小的天體,並不是特別有技術難度的事情。

堆料而已。

它主要是工程量大,特別特別大。

技術上的難點,

是如何把它安全、可靠地放置在自己想要的軌道上。

同時還要調節它的引力影響。

要不然,突然多了一個新的大質量引力源,干擾到恆星系裡其他軌道上的天體...

...一個弄不好,讓自己的母星被海嘯給衝了,那就樂子大了。

此外。

還要針對性地將其利用起來、開發出某種穩定的產出能力...

最常見的就是將之改建成要塞。

行星要塞;

天體戰艦;

小行星防禦系統;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畢竟人為塑造的星球,它也不可能有礦物儲藏在裡頭。

更不可能有本土生物圈。

這樣一來它基本上是荒蕪的,絕大部分都是巖質荒蕪星球,除了軍事用途改造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利用價值。

更不可能發展礦業採掘之類本土產業...

話說誰吃飽了撐的、拿礦物堆人造星球啊?

倒是創造生物圈,是有可能的。

畢竟還存在‘人造殖民星球’這種東西。

人為創造本土生物圈,可能是為了提高居民生活舒適度。

但礦物不一樣。

前腳埋進去、後腳再挖出來,就屬於純粹沒事找事了。

可利用的物質,在開採行星物質原料的時候、直接就現場篩出來全部輸送到工業區去了好嘛。

假如說真是人為塑造星球的時候,還要再人為創造礦脈...

說實話,能幹出這種事情的人,無聊程度那都堪比‘把一整盒草莓上所有的小黑點全部摳出來’、全摳乾淨之後再一個個按原樣填回去了。

就是真正有永久壽命的永生種族都幹不出這麼無聊的事情來。

人家寧願睡覺。

嫌無聊不會睡覺嗎?

一覺睡了幾萬年過去,醒來又是一個全新的宇宙時代了,那不馬上就有事可幹了嘛。

...且不討論永生種族的時間觀念。

但哪怕是他們,最起碼也是在追求意義感的。

做事情一定得有意義,無意義的事情輕易不會有人幹。

尤其是創造人造星球這種、可以說勞民傷財、耗資恐怖的大工程。

每一顆這樣被創造出來的行星,必然都有各自的目的。

最常見的自然是之前說的軍事用途。

行星要塞或者天體戰艦。

前者用於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創造防禦設施。

比如說某座恆星系,裡頭缺乏天體,可能只有一顆單獨的恆星。

又或者是隻有稀稀拉拉的隕石帶、甚至三五成團的星際塵埃。

沒有正經的落腳地。

這時候創造一顆人造星球,就相當於有了一塊可以拍下主基地的可利用地皮。

可用於恆星空間站地皮面積不夠大的情況;

而後者,通常情況下,則是用來提供一座‘體積堪比一整顆星球’的‘不沉航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