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清抵抗的同時,新澤西已經在著手組織艦隊突擊‘殘骸星球’。
這東西的規模...不算特別大。
比帝國手頭那座生命方舟要小一些。
但如果以星域平均水平而言的話...
倒也能算是達到了‘天體戰艦’的下限了。
和帝國現在設計的‘戰爭之月’差不多,體型都在彷彿之間。
區別在於,設計中的‘戰爭之月’,是渾身包裹裝備著‘龍鱗甲’和‘硬光壁壘護盾’的機動防禦平臺的機械巨獸。
它的防禦效能得到了高度重視,整個體型都非常嚴實、緊湊。
——蘇文的初步指標之中,是要求這玩意兒要‘具備單獨對抗一支T6規模大型艦隊能力’的!
可不敢有什麼設計疏漏,完全把計算科學發揮到了極致。
連每一座機動防禦平臺搭載的重型艦炮,都是被設計成隱藏在外層龍鱗甲之下的可變炮位之內的。
收攏裝甲的情況下,外部完全渾然一體。
找不到任何的縫隙。
連推進器都是內建的。
但眼前這個東西嘛...
它就彷彿一座被廢銅爛鐵堆起來的球狀蜂巢一樣。
渾身上下全是窟窿眼兒,
就沒有一塊是完整光滑的。
看了真叫密恐患者渾身直哆嗦。
這每一個孔洞狀的入口,實際上裡頭都是一處泊位。
所有泊位都在四通八達的內部管網的連通下,能夠直達核心層的‘維修工廠’。
後者則能直連最中央的‘奈米活體金屬生產區段’。
在設計之初,是為了效率最大化。
畢竟可汗真的很依賴這座移動後勤基地的產能。
他的部隊,是完全離不開裡頭的‘奈米活體金屬’的。
要是沒有這東西,根本打不了仗。
但它的產能就那麼多。
完全來自於那座巨大的‘拾荒機器’。
偏偏為了利用,或者說支配、奴役這座拾荒機器。
他還需要一大堆各種領域的技術人員,以及配套的生產裝置,圍著它伺候。
有人負責鎮壓,有人負責維護,有人負責支配。
一整套流程都必須分毫不差,要不然別指望它能像眼下這樣源源不斷地產出奈米活體金屬。
所以...
即使可汗再怎麼想輕裝簡行,也不可能少了這些專門負責伺候拾荒機器的‘保姆們’。
整個活體金屬生產、包括艦船維修設施,極度臃腫。
如同疊床架屋一般。
比阿三們的貧民窟還誇張。
他麾下那種強調暴政思想、完全靠個人的威權以及武力鎮壓來維持的血腥統治。
又導致在管理方面,有許多地方都是短板:
動不動就舉起屠刀、殺個人頭滾滾的,指望別人能有多喜歡上工?
天可憐見,他們還都是被強行抓到這裡來、強迫上工的呀!
那都不算牛馬,社畜。
社畜再怎麼加班加到猝死,好歹還是有點工作報酬的。
資本家再怎麼說,也不至於連草料都不餵給自己家的牛馬。
但可汗這邊完全沒有。
有個毛線。
他是沒有掄著鞭子抽人,但他用的方法更嚇人吶!
從來就沒考慮過怎麼善待一下這些奴工的大可汗,
只管‘流水線停沒停’,完全不在乎奴工們怎麼想。
為了實現這種在不少資本家眼裡算得上一本萬利的‘高收益管理辦法’...
他就不得不配置更多的‘管理人員’。
這些人也讓流浪星球內部的空間變得極度臃腫。
偏偏...
以他們的戰鬥力,頂破天也就配鎮壓工人。
完全沒那個能耐來對付武裝到牙齒的海軍陸戰隊!
因此。
在搭載著陸戰隊的突擊艦隊深入之後。
摧枯拉朽地,就一路深入了核心層...
..
“這是個....”
“這是個什麼鬼玩意兒?”
當突擊艦隊攻破核心層防線;
陸戰隊的重型作戰機甲們,彷彿踹門團一般輕鬆收拾掉了所有殘餘的抵抗人員;
並反手鎮壓了那些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