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中子。
簡單地說...
就是反物質。
...當然,是反物質的其中一種。
反物質是非常龐大的一個門類,裡頭有許許多多的‘反形態物質粒子’。
有些非常常見,有些卻幾乎沒什麼手段製取。
其中有許多種類,甚至只存在於理論研究之中。
相對來說,正電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種。
正電子,往往是第一種被星際文明所獲取的反粒子。
蘇文修建的那座‘反粒子囚籠’,主要就是用來獲取它的。
先前已經說過。
電子帶負電,電子的反物質形態帶正電,後者自然被叫做正電子——‘反’的電子是‘正電子’,但帶‘反電’的粒子,卻是電子...這也算因為客觀宇宙規律所導致的某個文法難點了。
它不僅知名。
更是諸多種類的反物質之中,相對來說,價效比最高的一種。
製取容易——恆星內部就有。
不僅可以透過建在恆星上的巨構收集,透過過濾宇宙射線來捕集,也能量產;
儲存容易——真空引力場約束艙就行。
不需要像儲存‘反氫’、‘反氦’,甚至是某些更復雜的大型反粒子一樣,需要額外準備一層暗物質屏障。
至於威力上...
好吧。
只要產量夠大、投放手段夠強、投放數量夠大,
反物質武器的威力,就沒有哪個差的。
頂多是價效比上,容易讓人頭疼。
但若是能搞定大規模製取、大規模儲存、以及大規模投放的問題。
它的威力,絕對會讓任何一個使用者都感到滿意。
畢竟這已經差不多是‘常規物質武器’領域的上限了。
再往後,就都是些‘暗物質’、‘暗能量’、‘引力子’之類,性質奇奇怪怪、還動不動挑戰現有理論物理基礎的東西了。
..
由於這多種原因。
正電子素常年榮冠‘無盡星海最好用的反物質武器’排行榜1。
地位幾乎無法被撼動。
但是。
相比於它,
反中子就不一樣了。
反物質再怎麼好用、再怎麼‘價效比高’。
那也是大佬們之中的口碑。
改變不了它是一種極為艱深的‘高階粒子物理應用科技’的事實...它們之間的科技落差是非常大的:
——‘反中子束’,是T6級別的‘粒子物理’領域武器。
相對於T4級別的‘正電子’,
T5級別的‘反質子’。
這東西已經非常艱深了。
根本就不是海金諸國能接觸到的東西。
別說將之武器化。
一般的文明,連提取它的能耐都沒有。
頂多在特製的雲室裡看上一看,過個眼癮。
相對於正電子素,或是反質子。
‘反中子’由於粒子性質特殊,和‘中子’一樣不帶任何性質的電荷,因此它很難被用射電望遠鏡之類的手段觀測到。
唯一的好處是。
和‘中子射線’一樣,‘反中子射線’的穿透力也更強,更不容易被宇宙塵埃阻攔干擾。
它在‘透過宇宙射線進行反形態粒子提取’的技術之中,較為好獲取。
因此。
蘇文修建的那座‘反粒子囚籠’,還可以用來少量收集它。
——然而‘收集反物質’,只是反物質應用技術上的第一道入門級別關卡而已。
除T4級別的‘正電子素’以外。
往後的‘反質子’和‘反中子’,一個比一個難搞。
尤其是反中子。
看到是一碼事,收集到是一碼事,但就那東西的獨特性質。
想把它變成可以量產的艦炮,或是導彈,可沒有那麼容易。
‘反物質能源’和‘反物質武器’,兩者之間之所以存在如此之大的落差。
就是因為雙方在‘處理技術’的要求上,截然不同。
後者比前者高了一大截。
應用到能源領域,只需要‘永固式封裝’。
不需要考慮什麼‘移動部署’、‘可變充能’、‘高速適應性’之類的問題。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