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粒子不光是性質神秘、成因難尋而已。
它還有一種非常難纏的古怪特性:
——形態越密集、數量越龐大的虛粒子,就越容易干擾周遭的空間結構。
這樣的特性,讓它在軍事領域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大規模的虛粒子洪流轟炸,可以極其迅速地破壞目標附近的空間結構,從而實現類似於‘塌縮’一般的奇特效果,為置身其中的目標帶來無法抵抗的毀滅性殺傷。
...但這是從理論角度上才有的最樂觀情況。
正常情況下,虛粒子非常難萃取,更不易收集。
這不是自然條件下會自然形成的基本粒子,無論天體輻射還是星際空間之中都不會自然產生,必須人為獲取。
因此這就產生了一個悖論:
能意識到虛粒子存在的文明,必然有製取它的能力;
但如果沒有製取到它的話,又更談不上發現它、研究它。
所以...
宇宙中絕大多數,發現了虛粒子的文明,基本上都是在某些研究發生事故、或是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意外瞭解到了它的存在。
再不然。
就是透過比自身更為先進、科技水平更為強大的其他文明,從後者手中得到了它們分享的知識,才能將之發現。
所以詹金斯學士才會覺得奇怪。
——眾星邦聯本身顯然是沒有掌握虛粒子技術的;
——並且它‘生前’,也沒有任何交好的其他超級文明。
這種情況下,海金星域裡為什麼會出現一場規模極大的虛粒子爆發?
很沒有道理嘛!
只能是第三方。
但這個第三方文明,會是什麼人?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要知道。
他們的組織,的確掌握虛粒子技術。
並有能力將之運用到艦炮、導彈、以及艦載機武器上。
但‘有能力列裝’與‘現役列裝’,明顯是兩個級別的概念。
而那道沒有任何徵兆、就突兀爆發的超大規模虛粒子洪流。
其反應強度,明顯與‘常規武器’又有極大差距。
這最起碼也得T8級別,
甚至有可能是T9級別的‘粒子物理’領域艦載武器。
換句話來說...
哪怕是詹金斯學士背後的文明,恐怕也做不到這一點。
最起碼做不到像他觀測到的那樣、在一片毫無‘任何建築基礎’的情況下、突然大規模爆發,又突然消失無蹤。
——那道虛粒子洪流,它的反應強度,已經超越了尋常艦載武器的水平。
最起碼得是泰坦、甚至超旗艦的主炮,才能有這麼大的火力投射量。
但那場戰鬥裡,雙方也沒有出現過這種級別的艦船。
畢竟這樣的巨無霸級別戰爭機器,無論是什麼層面上的訊號,都極為顯眼,
一旦有類似特徵,不可能不被認出來。
..
詹金斯的科研船,的確順著這起虛粒子爆發反應。
順藤摸瓜,摸到了剛剛發生在超空間裡的戰鬥。
他的艦載探測儀,雖然做不到在這麼遠的情況下,偵測訊號。
但當他特地等了一會之後,悄無聲息地摸到戰場遺址附近的時候。
也終究是隔著不遠的距離,勉強分辨出了許多有效資訊。
雙方的身份,他只能看出其中一個。
也就是巫蒙合作體。
這個文明,在海金諸國之中,算是中上游水平。
他們的艦船技術,詹金斯之前進行過掃描,一眼就認得出來。
但第三方勢力,目前依然是完全未知。
因此...
...詹金斯現在知道。
這裡發生了戰鬥。
也知道那場虛粒子爆發,必然是戰鬥中第三方文明使用的武器所導致的。
但是...
這場戰鬥,本身也沒多久。
頂多不到三十分鐘。
這首先意味著。
那個第三方未知文明。
它使用的虛粒子武器,無論什麼款式、怎麼設計,首先必然是艦載型號。
移動部署。
整場戰鬥都才不到三十分鐘,那個未知的虛粒子武器從部署、完全展開、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