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小。
有那個科技水平,去人為塑造‘風調雨順’的環境。
那種起地來可就真是太輕鬆了。
環境足夠配合,更容易實現全自動化生產,並且還不會增加太多成本。
這種情況下,種植園、溫室、田地裡的員工,
實際上都扮演著,類似於工業產品流水線上的監工一般的職責。
每個溫室裡,塞那麼兩三個監工就夠了。
用以替代各種檢測儀器,監測作物生長情況,針對性調整光照、溫度、水分,以及土壤、營養液裡所需的營養成分。
減少一大串對應全自動檢測儀器的使用量,使這樣的‘全自動機械化種植’,成本與前星際文明露天席地式的自然耕種,更為高效低耗。
話說這也算是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好處了。
工業化、規模化、批次生產,唯一的目的就是減耗提效。
不光用在工業生產領域,用在農業生產領域也是一樣。
而人力麼...
人力這東西,在工業化生產裡,就是為了用來降低成本的。
蘇文把這幫巫蒙人使喚來使喚去,是一點也沒有什麼嫌棄心理,好用得很。
——這可都是星艦船員,裡面一大堆軍官。
水平很高的好吧。
哪怕最次是個普通的水手,能到巫蒙文明的精銳艦隊裡服役的,那也不可能真就是普通水手。
起碼是馳騁星海十幾年的老海狼。
掛著基層普通船員的名頭,操起傢伙什來就能客串輪機工,腦袋裡各種知識多著呢。
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最大就不同在這個‘受教育水平’上。
教育水平直接決定,每個人所掌握技能的數量、等級、熟練度。
個人能力,固然可以透過後天實操來鍛鍊。
但假如但凡是個能學得進去的,課上學來的不是更快?
開船,或者說駕駛星艦,這可是專業活。
從任何一個角度,都不可能符合自學成才的標準的。
一個恩塔羅斯-II地表上的農夫,肯定玩不轉一艘正規艦隊航母。
沒個大半年的培訓,他連航母機庫的門朝哪開都不知道。
沒個十年八年的經驗,他連混到飛行甲板上當地勤的資格都沒有。
但若是反過來的話。
一名在艦隊航母上服役的巫蒙飛行員。
讓他迴歸閒暇種田生活、跑到溫室裡去伺候莊稼,那可太簡單了。
——同樣是技術工種,溫室裡的培養儀再難伺候還能比航母艦載機更難伺候?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星際時代的農夫和艦載機飛行員就有誰比誰高貴的說法...
開飛機牛逼啊!
那不是還得玩命嗎?
看看現在不就是嘛,
一幫放在海金星域實打實算是天之驕子、算是老海狼的,精英海員、資深軍官、優秀艦長....全被蘇文一勺燴了。
全都發配到羅塔-8的生命星球上種地去。
這下誰也別笑話誰了。
...很多巫蒙人也知道。
如果不是這個未知文明橫插一手,自己多半早就餵了超空間亂流了。
最好結果也只能是,成功搶到穿梭機,
再賭一把命:
用穿梭機橫軸跳躍。
緊接著,多半是被這種堪稱玩命的躍遷方式,送到某個鳥不拉屎的無人邊荒星系裡。
脫離戰場估計是能做到。
運氣好點,說不定也能脫離失控智械的追殺。
但就穿梭機那點空間...
一週之內。
一週之內找不到能夠落腳的星港,那就只能等死。
因此。
經此一役之後。
不少倖存的巫蒙海員,對自己工作的性質,又有了全新的領悟。
突然變得很熱愛生命、很享受閒暇種田的生活...
——說直白點,丫就是被之前那副陣仗給嚇壞了。
...命都差點丟了,誰不怕啊!
從一場生死大劫裡逃出來的小夥子們,一時間都對蘇文的‘放養式勞動工作’特別能接受。
於是。
等蘇文抽出時間來這邊視察的時候。
看見的還真就是一副田園牧歌的祥和景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