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眼下。
蘇文面前所見的,是兩支純粹的軍事艦隊。
裡頭沒有什麼殖民船、工程船、科研船之類,會攜帶高價值資料資訊的民用船隻。
但即使是軍事艦隊,其戰艦上,依然需要大量工程師之類的專業人士進行維護保養。
而這些人,作為知識分子,他們攜帶的資料終端裝置裡,往往是會有一些非軍事領域的資料的。
當然,的確很少。
畢竟哪怕是工程師,終端裡存放的,絕大多數還是與自己工作相關的資料。
比如說什麼‘艦船構件維護保養十二法’、‘最新版航電裝置引數大全’之類東西。
也不至於要收藏一大堆關於人文社科領域的、與自身專業無關的書籍。
更不可能背個圖書館在身上。
頂多就是出於個人愛好,少量儲藏一部分。
因此即使掃遍交戰雙方整支艦隊,蘇文這邊得到的,關於海金星域‘歷史、起源、種族、文明、社會’之類風土人情的資料,也並不多。
相對比較片面。
但好歹。
這相對片面的資料,終究是讓他建立起了一部分的認知。
並且起到了從側面輔證的效果,大致瞭解了這兩夥人的矛盾與衝突...
..
這兩夥互相生死相搏的敵人,最開始都從屬於‘巫蒙合作體’的‘特遣第十三方面軍’。
分別是其中第一分艦隊與第二分艦隊。
共同接受同一位方面軍總司令指揮。
後勤物資、戰術規劃、海軍操典,都是一模一樣。
彼此之間也是協同行動,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互相掩護的搭檔角色。
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兄弟部隊。
打斷骨頭都還連著筋的那種。
之所以鬧到眼下這種地步...
那就不得不從海金星域裡的許多‘歷史遺留問題’說起了。
..
根據某位艦長的終端裡,所收藏的一本‘萬國版圖誌異’來看。
海金星域這將近四百座恆星系裡,有著眾多勢力,包括巫蒙合作體組織在內,可能不下三十個——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這裡面還有很多是類似於‘海盜團’、‘劫掠組織’一樣性質的‘流竄勢力’。
他們往往沒有一個穩定的據點,不對外貿易,藏在某些人跡罕至的偏遠星系裡。
...如果算上這些盜匪流寇性質的勢力的話,那就更多了。
只怕整個海金星域裡所有勢力的總數,五十以下都打不住。
但很奇怪的是。
雖然這數十個勢力彼此不和。
分裂成十餘個陣營,互相之間經常爭鬥不休。
經常因為某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就打成一團。
有些敵對陣營之間的戰爭,甚至能持續數百年。
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不共戴天之敵的樣子。
可偏偏。
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卻都同文同種。
無論是樣貌、體徵、基因、語言、習性....等等等等,幾乎所有特徵,高度相似。
如果考慮到,這些勢力之間,很多都有幾百上千年的歷史。
再把‘上千年的單獨演化所導致些許後天差異’的可能性給算進去的話。
那麼這‘高度相似’,甚至可以直接被判定為‘完全一致’。
也就是說。
——從生物學角度上來看,這代表他們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起源於同一個物種、擁有同一個祖先。
以星際時代的標準來看。
‘物種一致’,基本上就等同於‘起源文明一致’了。
並且。
雖然五十多個勢力之中,的確還有些物種不太一樣的。
但根據書中記載來看。
這部分人數量極少。
並且基本都是外來者。
並不是海金星域的原住民。
那麼...
也就是說。
所有海金星域的本土勢力,無論打著什麼招牌、豎起什麼樣的旗號。
實際上本身都源於同一個文明。
多半是在某種毀滅性的災難;
又或者是極其慘烈的全面戰爭之中。
才走到了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