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向不對,這是奔著那幫巫蒙人來的。”
蘇文下意識說道。
敵方增援的目標不對,這一點,瞞不了戰場上的其他人。
在無遮無擋的宇宙空間裡,任何一絲航線的變動,都很容易被旁人清晰察覺。
蘇文這邊,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心智人形們,又不是瞎子。
自然不可能看不出來,第二批神秘戰艦的目標方向有問題。
——理論上來說,它們應該是之前那些幾乎被全殲的第一批AI戰艦,所叫來的增援。
這一點還是很好判斷的。
畢竟若非如此,也不可能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就等第一批戰艦吃癟了才來。
這也從側面證實了新澤西的猜想——來的這麼快,這段超空間航道附近的某個星系裡,一定有失控智械的大型基地。
不過這並不能解釋,
為何這第二批艦隊抵達戰場之後,一點也不急著去解第一批人的圍,反而急吼吼地衝著被新澤西‘保護性關押’下來的巫蒙人來...
“他們帶走的那批東西,究竟是什麼?
有這麼重要?”
蘇文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那幾個遮蔽貨櫃。
他當然是懷疑過這幾個東西的。
說到底連帝國的工程船和科研船都掃不出啥底細來的玩意兒,本身就很稀奇。
可以說百分百是海金本地人造不出來的玩意兒。
——連等離子推進器都造不出來的文明,能折騰出可以遮蔽心智速子掃描器的遮蔽材料?
...說出去不要太搞笑!
毫無疑問。
那幾個遮蔽貨廂裡的東西,即使不是‘眾星邦聯’的遺產,也只會是其他與它同級的文明所留下來的。
考慮到後者的可能性非常小,可以說基本上只存在於機率學意義上。
可以認定,那裡頭就是眾星邦聯留下來。
第十三方面軍的目標就是它,或者至少包括它在內。
而在接觸到它之後,第二分艦隊發生了叛變,策劃了這起叛逃事件。
...雖然不清楚,第二分艦隊是‘知道這處超空間航道附近有某個失控智械據點、並有目的地往這裡逃’,
還是‘對此完全不知情,只是出於本能往星域裡的偏遠方向逃去’。
但他們的行為,最終都引來了這些失控智械陣營的AI戰艦。
同時也遭遇了,無意中碰上他們的希佩爾探索艦隊。
讓海金星域的這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歷史遺留問題’,最終進入了蘇老闆的視線裡。
...那麼,問題來了。
那箱子裡的東西,究竟會是什麼?
是什麼東西,能讓這些失控AI趨之若鶩、以至於連自己的‘同胞’都顧不上保護?
當然,蘇文其實也很清楚,AI這種東西,本身就是沒有感情的。
尋常AI可沒有心智人形那麼高階,以至於都懂得用某些不可言說的套路、來考驗她們的指揮官了。
大部分人工智慧,都按它們的底層協議裡規定好的邏輯來執行。
底層協議就好比它們的三觀。
它們的確沒有藍星人類文明所創造的那些早期AI那麼原始,更靈活多變一些。
可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被提前設定好的情況下,這樣的靈活多變,實際上也是保留在一個規定好的框架內。
對具備深入瞭解的業內人士來說,它們的行為模式,以及遇到某些特定事情時的反應,都是可以被預料的。
被落入下風的第一批AI戰艦呼喚來的增援,在抵達之後,反手賣掉了對方,轉而優先試圖奪取巫蒙人艦隊殘部裡的那艘貨艦。
這行為以人類的邏輯來看,非常不能理解,乍一看還以為是有人當了二五仔。
可實際上,以AI的邏輯,就非常好推斷——這代表著那艘貨艦裡的遮蔽貨艙,在它們的‘優先順序’裡,比‘瀕臨毀滅的同胞’還要高。
因此在一抵達目標地點、發現了那貨艦裡的遮蔽貨艙之後,
它們就無條件放棄了原本的目標,自動轉向了優先順序更高的任務。
——能讓它們這樣做的,會是什麼東西?
——那被遮蔽起來的貨艙上,究竟有什麼特徵,讓它們能認得出來?
蘇文腦海裡有很多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