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收集到的那些‘二手人工智慧核心’,所展開的‘工業大躍進’計劃裡。
有很大一部分產能,都被調配到了這邊。
...話說以他的重視程度來看,這也算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了。
沒有這兩者的加持,反粒子囚籠現在估計還在主體結構磨磨蹭蹭。
哪至於才三個月不到,就特麼開始鋪最後一層外設了。
工程搞定了,當然是好事。
且不提反物質本身的應用領域有多廣,武器化、能源化的前景有多美妙。
光是‘巨型結構成功修築完畢’這麼一條訊息,
在蘇文看來,都值得換成‘本年度凝聚力+50%’、‘影響力+50%’的正面buff了。
...好吧,考慮到他的文明之中的種族,也沒有什麼獨立個體意識,這一點就純屬扯淡了。
實際上。
雖然好處是有,而且很多。
但總有些細枝末節的小麻煩,會隨之而來:
現實不是遊戲,為了一項巨型工程而調集來的工程力量,是時刻存在高額的維護成本的。
蘇文若是沒有後續的建造計劃的話,那應對方法也很簡單。
把它們遣散就是了。
各回各家,回到各自部門去。
反正自律智械也不會鬧事、不會因下崗而琢磨著報復社會,哪怕安排個大倉庫把它們全都封存起來也無所謂。
...其實最合適的方案,是將它們進行轉化。
從工程力量,轉化為生產力量。
然後再安排到帝國如今越來越多的、‘資源生產導向型殖民行星’上。
但蘇文覺著,接下來的幾年裡,他怕是少不了還要修更多的奇觀。
以此類推的話,轉化就不太划算。
——到時候肯定還要重新召回,那這一來一回的成本,不就成了平白無故的額外損耗了嗎?
只能是繼續維持。
但維持也不好搞。
...光有施工機械,沒有專案,怎麼搞?
現如今已經在施工的巨型結構裡,若是除去可以判定為‘完工狀態’的‘反粒子囚籠’,
那就只剩下同樣在中央星系的戴森球了。
然而後者眼下依然在鋪設戴森雲的階段。
用不到更多的工程船——這個階段裡,戴森球的修建速度,完全取決於地面工廠所生產的太陽帆產能。
等於說工程量本身沒有要求,也沒有難度。
...就把一船船太陽帆拖過去往上扔,能有個屁的難度。
全看資源供應速度而已。
而這一點不好提升,畢竟太陽帆的產能已經拉滿了,再想額外爆種的話,會影響到很多其他地方...
...總之,這邊的確用不著更多的工程船。
直接就尬住了。
正是為了解決‘反粒子囚籠’完工後無處可去、並且倘若空轉會造成大量損耗的,這麼一大批工程船。
蘇文才臨時決定,提前上馬‘恆星粒子加速器’專案。
說一千道一萬,本質上還是非常缺德的資本家思維:
——流水線不能停!
牛馬(自律智械)可以兩班倒,技術崗(心智人形)可以天天加班,
但這機器可不能空轉!
機器空轉了,又或者是關停了,那得浪費多少錢啊?
...刑啊,非常刑。
不得不說,
蘇老闆現在的政策部署,是越來越可刑了。
看得連心智人形們,都覺得自家指揮官,似乎越來越與路燈有緣。
彷彿命中註定,該吊到什麼高高的東西上,掛上一掛、飄上一飄...
“總之,儘快開工,”
路燈有緣人自己,還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又或者是即使意識到,也本著種田黨的樸素心理,善意的忽視了這一點。
——不就是120碼亡命流水線嘛,碳基生物扛不住,自律智械還扛不住?
很沒有道理嘛!
當然。
蘇文其實並沒有搞‘奇觀大躍進’的想法。
“但不需要考慮第二階段的環帶施工,只做巨構基址的規劃。”
思前想後,他還是放棄了更激進的‘同步施工四分之一環帶’的設想。
決定先緩一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