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礁星域的樂子的確有點大。
在蘇文搞定了手頭的大工程、摸魚摸得開心的這幾天裡。
帝國之前派出去的偵察部隊,已經抵達了火礁星域邊緣。
實際上。
以第一批派往那個方向的偵察部隊、也就是‘颶風’級的速度,這時候應該還在半道上漂著才對。
太陽系外的超空間阻斷場,覆蓋範圍可是半徑一光年多呢。
颶風級的推進器也是非常早期的設計,不具備在非超空間情況下進行超光速、光速航行的能力。
之所以能夠提前抵達。
是因為工程學部那邊,配合國防部一塊,搞了個花活:
用的是一種非常簡單粗暴的方法:
——兩艘搭載了最新式‘閃爍驅動’推進器的新式工程船,利用‘閃爍驅動’能夠在非超空間環境下輕易實現超光速航行的能力,後發先至,追上了那幾艘‘颶風’。
利用攜帶的工程裝置,現場搞了個外科手術,給它們換裝了新的艦裝。
也就得虧帝國的軍用和民用艦體,從來都是全模組化設計。
才搞得定這種簡單粗暴的‘港外改造’。
但即使是這樣,也不得不它們加裝了大量的額外反應堆。
要不然,就這些不配用得上魔方能反應堆的舊式船體,根本帶不動這種耗能大戶。
畢竟如今的帝國,還在轟轟烈烈的大建進行中。
實在掏不出額外的作戰艦艇,只好以舊換新了。
...總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程部那邊,很是費了一番手腳。
得到額外強化的偵察艦隊,在這樣的效能提升之下,得以大幅加速了航程。
於是,按照比預先設想好的一半都不到的時間,提前抵達了火礁星域外圍星區。
...其實也沒多遠。
加速過程,主要是利用‘閃爍驅動’跳過了超空間阻斷場的那一段距離。
太陽系本身就在火礁星域邊上,可以說緊挨著了。
就那五十光年都不到的距離,離開阻斷場之後,也就是超空間裡跳兩三跳的功夫。
哪怕是進入核心星區、去塞族文明或是班恩文明的起源星系,頂多也就是四五跳而已。
當然,
第一次來,還是小規模的偵察艦隊,
國防部沒敢一上來就搞這麼大。
腓特烈很謹慎地將第一個目的地設定為一處荒蕪星系。
這個目的地,是她根據從莉莉白、以及六族聯軍那幫倒黴蛋那裡所獲得的情報之中,綜合資訊、特地挑選出來的。
這是一處邊荒星系,遠離火礁星域的核心星區,幾乎沒有任何貿易流通價值。
恆星系之內,也沒有生命星球。
倒是有一片挺富饒的小行星帶。
因此,偶爾會有某些小規模的商船隊、採礦隊,跑到這邊來採集資源。
由於距離遙遠,這些人都沒有興趣在這邊定居,採礦站更是無人值守。
彷彿是定期遷徙的遊牧民一般。
但,雖說沒有什麼空間站,更沒有殖民地。
為了通訊需要,這裡還是部署了一座很簡陋的超光速通訊基站。
為了讓‘週期性遊牧’一般,來到這裡採礦的船隊,能夠及時收到來自核心星域的各種訊息。
...當初,莉莉白冒著生命危險,獨自一人,乘著一艘穿梭機、追著六族聯軍的腳步,來到藍星。
也是透過這座邊荒星系。
甚至還趁著她來時、恰好沒人值守的功夫,悄沒聲地順了一點小型採礦站裡的補給。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偷雞摸狗的小事、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總之,當腓特烈問起合適的前哨站的時候。
莉莉白第一時間推薦的,就是這座有通訊站但沒人居住的邊荒採礦星系。
具體的編號是何恩-14。
這是塞族的命名方式,這座星系也是它們最先發現,因此名稱得到了火礁星域其他文明的認可。
偵察艦隊抵達的時候。
儘管明顯已經有幾年無人維護。
但何恩-14的超光速通訊基站,依然能夠執行。
腓特烈看重的,就是這一點。
太陽系這邊,基礎本身就不夠好。
偵察艦隊,也勢單力薄。
帝國短時間,沒法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