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礁星域的動亂,不光把當地人民群眾搞得生無可戀。
還擾亂了蘇文之前的部署。
他對太陽系的佈局是非常複雜的。
首先,‘不定之光’是無論如何也要保住的。
這一點毋庸置疑。
無論什麼種族,什麼勢力,什麼敵人,
除非真能有把帝國瞬間給徹底秒掉的威懾力,
否則蘇文絕對不會放手。
系統、不定之光、心智人形,算是他的三條腿,
斷了哪一條都無法接受。
不定之光屬於中間那條,更是重中之重。
因此,蘇文必須保證這座宇宙奇觀,永遠處於自己的絕對控制之下。
這一點也是他維持著對月球的徹底控制的根本原因——在藍星人看來,‘月面迴廊’秘境的確還開著,但實際上,由於阿爾法研究站的關係,那裡已經完全置於帝國最精銳的陸戰軍隊的警戒之下。
頭頂上方的同步軌道里,還有月面哨站那一整支艦隊虎視眈眈。
肯放開傳送門,讓他們能到研究站外那片沒有什麼價值的廢墟里去采采月壤,完全是因為對方的確太弱小,蘇文自信有能力形成絕對控制。
但凡那幫滿腦子想發財的職業者敢惦記上歐米伽研究站,那他們的死相肯定會要多慘有多慘。
外鬆內緊的防禦方案之下,月球才顯得固若金湯,水潑不進。
但就像先前所說的。
除了不定之光以外,太陽系內他真沒有什麼‘必須守住’的死穴。
這個真沒有。
除了它以外,一切都可以戰略轉進。
連太陽系本身,他也沒什麼興趣,只是要佔據月球而已。
只要能控制月球,即使是恆星基地,火星工業複合體,以及那些亂七八糟的採礦站之類玩意兒,全都送——白送不太合適,多半會利益交換一波——給人類文明,蘇文也是無所謂的。
基於這個邏輯,他才從一開始,就沒有在太陽系大搞種田的意思。
沒必要。
就算扶持華國,那也要讓人家健康成長。
移交恆星基地,正常移交就可以了。
要是在星系裡搞一大堆,以他們將來的科技水平,都無法生產製造維護的設施,
然後再等移交星系主權的那一天、轉手白送給他們,
除了揠苗助長,還能有什麼作用?
這種幫助沒有任何意義。
只會把孩子慣得,失去直立行走的能力。
因此,即使太陽系是一塊遙遠的飛地,
蘇文之前,也沒想過在這邊大搞造船業。
當地只有包括火星的工業複合體在內,一些當初就是從六族聯軍裡接手而來的基礎設施。
除了太陽系恆星基地以外,沒有大規模星港,
恆星基地裡,也沒有大規模的軍用船塢。
平日裡大部分的產能,都是基於‘維護駐紮艦隊的’目的而輸出的。
剩下少部分,是工程船、運輸船之類的非軍事艦艇。
總的來說就是一個‘海外駐軍基地’。
一切全為了伺候派遣而來的主力艦隊,
當地本身,是沒有大規模工業體系,也沒有大規模造艦的能力的。
這樣的駐軍基地,力量投射能力也很容易維持。
反正戰鬥力全靠派遣過來的主力艦隊,
到時候新一批主力艦完工了,派一兩個編隊過來就是了。
...蘇文字來計劃得很好。
結果被莫名其妙冒出來的‘家門口的異常情況’給打亂了。
他依然不懷疑,
新一批‘精英領艦’+‘量產隨伴艦’配合構成的艦隊,肯定能對火礁諸國構建起足夠的威懾力。
即使現在攪風攪雨、滿世界燒玻璃的,那個不明身份的外來勢力。
也沒法在全T5、甚至T6級別艦隊的炮口下,討得了什麼好。
很多高等文明,傾家蕩產能掏出來的,也就是這種陣容而已了。
‘心智網路’和‘心智魔方能’體系的加持之下,
哪怕換了超級文明之中一些水平較次的、比如斐族或是眾星邦聯那種,
他們的常備軍,也未必能夠在同等戰艦數量、與相同艦種級別的戰鬥下,打出什麼優勢來。
‘聲望’級和‘光輝’級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