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
得拿什麼樣的材料,才能關得住一顆太陽?
在大災變前。
華國在此項技術上,最好的表現,
是讓託卡馬克裝置在脈衝點火後,持續執行了三分鐘才崩壞。
這已經是世界級的良好成績了,完爆任何其他國家。
可離真正成功...還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是以當初,蘇雪章在得知‘未知文明居然有實用化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之後,才表現得那麼懵逼。
彷彿看了科幻作品一樣的表情。
而冷核聚變,就更科幻了:
——保持常溫,就不能升溫;
——可不能升溫,怎麼達到聚變反應的臨界值?
這兩者,已經完全自相矛盾了。
以藍星現有的技術...
哪怕蘇雪章這樣的頂級大牛,都很難想象出來,該如何實現冷核聚變。
對熱核聚變,大牛們還有一個明確的思路。
只是受限於材料水平,沒法實用化而已。
可最起碼,他們知道自己的思路是對的,技術也是有可行性的;
冷核聚變就完全不同了。
這條路線,甚至都無法被藍星的科學家們證實可行性。
僅在幾十年前,有兩名科學家‘聲稱’自己透過電化學手段,實現過‘實驗室內的小規模冷核聚變反應’。
可這次實驗卻因缺乏確鑿證據、缺乏翔實記錄,一直被人懷疑是偽造。
從而導致這條路線,向來爭議頗多。
..
蘇文對此也好奇過。
怎奈得到系統之前,一直無人能夠解答。
直到如今。
系統,或者說未知文明,給出了答案:
膠子凝滯場。
這是冷核聚變反應堆生產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膠子,同樣是在開始探索量子力學領域之後,才被發現的基本粒子。
它的靜止質量為零,自旋為1,是一種規範玻色子。
五種規範玻色子,傳遞著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
而膠子,對應的就是強相互作用力。
它是強相互作用力的傳遞粒子,正是有膠子的存在,才能讓質子和中子在微觀領域裡、克服彼此之間因電磁力而產生的互斥、緊緊地組合在一起,組成原子核。
未知文明的冷核聚變反應堆,運用的便是類似原理。
使用膠子凝滯場來製造,強度、和範圍,都遠超尋常的強相互作用力場,
使得這種強度極高、但力程極短、正常情況下只能在原子核間距間起效的基本力,往微觀領域進一步展開,將無以計數的氦三原子強行約束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並且逐步壓縮。
就彷彿用一張密不透風的篩網、網住一整個沙丁魚群,在篩網不斷收縮之間,魚與魚之間發生碰撞的機率便越來越高。
相比以升溫來提高原子活動速度、從而使原子互相碰撞並最終產生聚變反應的熱核聚變。
冷核聚變,更像是以物理手段,對其施加強大的力,以壓縮擠壓的方式,達成同樣的目的。
跳過了升溫的步驟,冷核聚變堆的啟動速度更快。
且更穩定,還更容易小型化。
基於這樣的優勢,它非常適合用作載具的能源核心。
蘇文已經簽發了新的政策,往後所有的載具裝置,都將採用冷核聚變反應堆作為能源系統。
至於工業設施的供能需求,同樣如此。
發電區劃裡,正在用氦三冷核聚變堆,大規模替換以前的火力發電機、以及裂變堆。
後者被撤銷之後,省下來的核材料,剛好全都武器化。
..
能源是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關於它的問題都值得重視。
就在蘇文和系統有一搭沒一搭地交談之間。
聚能環散發的光芒逐漸熄滅。
硬光材料列印儀和中微子約束場發生器都緩緩收回摺疊。
只剩下一點藍光漂浮在半空中。
蘇文伸手將之摘下。
組裝完畢、正常啟用的心智魔方,看著比之前那顆敘利亞戰損的,成色好很多。
光芒一呼一吸地明滅著,照在身上,有種彷彿陽光一般的溫暖。
還有...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