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光是暗指‘沒有武力就講不了道理’這麼簡單而已。
——不光得有武力,還得是最先進的武力。
俾斯麥說出這句話的那個年代,制霸軍事領域的就是大炮。
飛機還沒出現,海軍方面,也是防護裝甲艦和老式戰列艦。
在那個時候,火炮是衡量軍事力量的唯一標準——真理不在步槍射程之內,也不在手榴彈射程之內,只有掌握最強大的軍事武裝、擁有最先進的武力的人,才有談論真理、制定規矩的權利。
從那以後,衡量話語權的標準,變成了戰機,變成了航母,變成了核航彈,又變成了洲際彈道導彈...
終於到今天,變成了星艦。
星際空間裡的海軍力量,才是衡量各大文明話語權的唯一標準。
海軍力量,決定一個文明的力量投射範圍。
而力量投射範圍之內,就是這個文明所制定的‘真理’起效的地方。
..
“.....很好,很不錯。”
透過虛擬螢幕放出的全息影像,看著遠在月球哨站的景象。
蘇文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空間站的泊位裡,那一艘艘冰冷漆黑的戰艦,靜靜地佇立著。
數十上百米長的身軀,反射著從半敞開穹頂裡露出的宇宙星光。
森森然,如同刀鋒上流轉的寒芒。
這就是他的話語權。
別看都是護衛、驅逐、輕巡之類的輕量級艦種。
可實際上...它們的戰力卻是遠不止輕量級。
星艦戰鬥力的衡量,是不能單靠艦種來決斷的。
護衛艦相比於驅逐艦、驅逐艦相比於巡洋艦、巡洋艦相比於戰列艦...
似乎是大魚吃小魚的關係。
可卻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這很像鬥獸棋。
可終究不是真正的鬥獸棋;
艦種不能衡量一切,噸位也不是獨一無二的決斷標準。
唯一真正獨一無二的標準...
——只有科技。
科技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人聯與三體的名場面,已經不知道多少次在無盡星海之中復刻過了:
科技水平低下的文明,哪怕窮盡母星所有的金屬,造出來數百萬噸級別的超級無畏艦。
給它糊上幾十米厚的鋼鐵裝甲;
再給它渾身插滿,比古斯塔夫還粗的、口徑以米為計量單位的巨炮。
實戰裡...
依然還是被某些高階文明的護衛艦,在防區外隨便甩一發反質子相位魚雷就打爆的貨色。
鐵碳合金的防禦力在粒子射流面前不值一提;
壁壘護盾和星際合金的防禦能力,也不是尋常火炮能破得開的。
蘇文之所以,會選擇用輕型艦船構成快速艦隊,而不是立刻開始憋大噸位的戰列艦。
就是因為他很清楚...
帝國眼下的科技水平,是足夠暴打一切來敵的。
不需要主力艦。
主力艦消耗多高呀!
星海深處的高階文明和超級文明,他還有些忌憚。
可太陽系裡這堆異族...
這就屬於送菜的了。
狼群海完全夠了。
塞族已經是太陽系裡的外來異族之中,科技水平最高的了。
可它們的星艦,水平也就T1左右。
...好吧,算蘇文給它們點面子。
T1.5,不能再多了。
再多系統指不定都看不下去了。
就那些破爛舢板,放到系統科技樹裡頭,連登陸科技樹的資格都沒有。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