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技術基礎、‘心智網路’技術,本身就不太成熟。
因此國防部思慮之後,暫時沒有給它們正式定名,還頂著‘試製’的名頭。
...話說這麼大一艘船上,一大堆實驗性裝備,那也算是為難蘇文了,很多時候他都有點難繃,覺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可沒辦法,試驗是產品成熟的必經之路嘛!
哪怕不上戰場上去實戰,總也得裝到正經的戰艦上、在日常作訓之中得到檢驗吧?
要不然光往白板的試驗船體上裝,還能有啥有效資料呀。
..
第四季度造艦計劃裡,
針對主力艦,
按戰列艦/艦隊航母各一、精英領艦/量產艦各一的原則,總共做了四份設計。
其中的航母精英領艦,相對戰列精英領艦來說,採用的新銳技術就沒那麼多了。
——主要是航母本身也的確用不著。
航母的‘武器’是艦載機,但後者是不需要像艦炮一樣安裝在船體上的。
需要安裝在船體上的只有飛行甲板,不過這東西沒什麼改進餘地,更不需要搞成可插裝的模組化部件。
當然。
這款航母精英領艦的船體,基本上也是和‘聲望’級一樣,都採用了所有能用得上的最新銳技術。
能源、動力、防禦、航電方面,都是相差無幾的。
也就是噸位上稍小一些。
降到了四萬九千噸級。
這主要是因為,它作為艦隊航母,不需要太靠前,
艦隊更不可能用航母來承傷,
因此裝甲帶和艦體加固上,稍微減少了一些堆料。
但由於雙方功能性差異,它的船體還要比‘聲望’級大出不少。
以容納同樣是採用新銳技術所設計生產的‘心智魔方派生艦載機’:
——T5‘噴火’重型制空戰鬥機;
搭載兩門S級‘T4雙聯相位長矛’,以及一門‘T4聚變光束’,
此外還有特製的‘戰機型反應堆超頻器’,讓它在以提升耗能為代價之後,具備了無與倫比的航速與機動性。
擁有令人髮指的壓倒性火力優勢的同時,甚至還非常誇張地搭載了專供艦載機的‘戰機型壁壘護盾’,單論生存能力,已經是堪比護衛艦的級別。
——T5‘蚊式’戰略轟炸機;
這同樣是一個裝備了‘戰機型壁壘護盾’、硬得讓所有PD武器都頭疼的變態血牛。
因為它要用這恐怖的防禦力,來保護它所裝載的兩枚魔方能空間扭曲導彈。
後者是艦載型號的特化版本,縮短了射程、弱化了追蹤能力,但卻擁有了專門的‘聚能定向’彈頭,
將所產生的空間扭曲波動收束至一個錐面,播散向著彈點的前方,以造成指向性面殺傷;
——T5‘布萊克本掠奪者’聯合攻擊機;
與前兩者不同,這款艦載攻擊機,並沒有搭載專門的戰機型壁壘護盾。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超大號的導彈彈倉。
這是一款裝備長程戰略導彈的攻擊機,整個機體幾乎完全為兩座‘颱風’LRM發射艙服務。
機身上幾乎所有航電裝置,都用來引導這些裝藥量嚇人的重型導彈。
為此還專門設計了一套試製型心智導引矩陣,算是母艦上那一套的下級系統,用來讓導彈能夠更精準、快速、靈活地穿過敵艦隊的防禦薄弱點,從而在後方造成恐怖的殺傷。
...總的來說,這三款機型,實際上還是多多少少有些試驗成分在內。
旨在從不同的思路出發。
探索尖端領域技術加持下、各種艦載機型,所最合適的戰術選擇。
瑕不掩瑜,這些試驗成分,並不能影響它們的優秀,這依然是足夠在戰術中取得壓倒性優勢的優秀裝備。
而搭載這些優秀裝備的航母精英領艦,毫無疑問地,也被命名為...
“‘光輝’級,”
內閣會議上,蘇文一臉誠懇地說道,
“也不是說什麼個人情緒不個人情緒的,我就是單純覺得這個名字很好聽,你們覺著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