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中心邊上的實驗室裡。
那個寬闊的巨幅落地窗上,已經換成了不透光狀態。
看不見星空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前線實時傳回的畫面。
‘海倫’控制著的合成人,就和華國留守眾人一塊看著。
因為人多,不像是監控室老大爺。
反倒像是那些好萊塢爆米花片裡、光動嘴不幹活充當背景板的技術流配角似的。
對眼前的景象,‘爆米花片配角’們議論紛紛。
——本次行動開始之前,上面其實就惦記過那些之前沒能力搬走的基因樣本。
..畢竟華國現在其實也挺缺這些東西的。
隨著收復失地運動愈演愈烈,基本上已經收復了一半以上的淪亡國土。
大量曾經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流落在各大高牆基地市之外的倖存者,重新回到文明世界。
光是當初在巫寧基地市的廢墟里,就救出來四萬多人。
至於其他地方更不用說。
華國在大災變中的確損失慘重。
但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十四億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國。
哪怕遠不如天天搞零元購、恨不得小學生都背一把AR上學的燈塔人民武德充沛。
但基數終究擺在這裡。
街坊、鄰居、同學、同事...
勾心鬥角的末世文經典環節肯定有。
但絕大多數人在死亡威脅面前,都很從心。
都知道抱團更容易活下去。
而只要肯抱團,固然會產生一系列後續問題。
諸如分贓不均、等級特權化、壓榨底層之類。
但單論戰鬥力來說,這些倖存者團體相比米帝那些倖存者團體,同樣弱不到哪裡去。
...野性也差不到哪裡去。
幾年末世掙扎之後,重新迴歸文明社會,
肯定需要一個重新訓練、重新服從的過程,才能讓他們重新適應秩序。
...不適應的肯定被淘汰。
亂世用重典。
軍方也好,市局、搜查部也罷,這段時間裡光是槍斃名單就拉了好幾頁。
——勞動力怎麼了,已經發展到以虐殺同胞為樂的勞動力,不要也罷。
——順帶一提,這還是內部懷柔派這段時間被高強度打擊的原因之一:
在大量婆羅洲倖存者被吸納到大西北進行淪陷區重建工作之後,這些人即使經過重重篩選和訓練也依然野性不化的樣子,讓他們當初鼓吹的‘一百萬人就是一百萬份助力’的口號不攻自破。
...總之這也是一地雞毛的事情。
費勁氣力從淪陷區回流人口,但又不得不關押、徒刑、甚至處決一部分...看起來只能說非常滑稽,但的確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好細說的。
但發展到需要逮捕程度的自然還是少數。
大部分回流倖存者還是能重新適應文明社會的。
畢竟社會也就是這個樣子。
很多人都自以為是主角,但實際上大夥都是庸庸碌碌的一般群眾而已。
在災難發生前,期待著能靠災難來火中取栗。
等大災變的鐵拳砸到頭頂了。
才發現,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更有吸引力一些。
‘末世軍閥’、‘廢土皇帝’什麼的...
那也不是隨便什麼人想當就能當得了的。
——活著,就比什麼都好!
這絕大多數成功回流到文明社會之中的倖存者,自然有一部分是具備職業者天賦、能夠覺醒的。
因此這段時間裡,華國的職業者群體,基數也在不斷擴大:
不管怎麼說,秘境或者說星門體系擺在這裡。
對秘境裡的物資,國家、民族,永遠都是有持續需求的。
能進入秘境裡的開拓者,數量自然越多越好。
並且。
它和星港、太空、‘星際時代發展’這條路線之間,本身也沒有什麼衝突。
秘境開拓者都是職業者,也不是什麼航空航天精英。
雙方之間互不影響。
‘職業者體系’的擴充,同樣越多越好。
官方也不會嫌職業數量多的。
大不了給職業者協會多抽調點人手來管理就可以了。
以目前的秘境數量,以及探索程度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