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代表著泰皇,他自然不能怠慢。
“多謝陛下好意,臣等各有要務,不宜久留在外,若誤了國家大事,豈非罪過?”
見二人堅決要走,伏羲也不好強留,當下命伊尹送客。
“孤蒙燧人老祖抬愛,天帝陛下恩賜,得以成為人皇,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一刻輕忽。今既出關,當拜訪燧人老祖,共同探討局勢。”
眾人齊聲應諾。燧人老祖可是人族老祖,又即將成聖,雖名分quan
bing沒有伏羲大,但在人族眾賢中的地位卻高過伏羲。
伏羲雖然成為了人皇,統御萬民,但實際上管不到燧人和神農二人,甚至想要指示顓頊這樣的天庭眾臣,都得需要一定的手續。
畢竟前者燧人氏算是人族中監督制衡人皇權力的長老殿勢力,後者神農是超然在外的天庭大帝,伏羲自然難以命令。
眾人浩浩蕩蕩來到祖庭,距離並不遠,同樣在不周山遺址,環繞通天建木四周,曾經女媧娘娘造人之處。
不過如今早就被人族經營成一片鍾靈毓秀、繁花似錦之象,高山大川環繞,日月星辰投影,構成完整天地經緯,廣殿樓閣如花團錦簇,點綴在山水星宿之間,各種靈禽異獸飛騰來往,宛若人間天闕,是世上罕有之奇觀。
伏羲不是第一次來這裡了,不過這次身份不同了,心中不禁升起許多感慨。
自己身為人皇,也當有莊嚴恢弘的宮殿群落來顯示尊崇,象徵統御萬民的身份。不過如今還住在原始洞府之中,猶如山野清修的隱世道人一般,嚴重不符合身份,和這人族祖庭一對比,還有何威儀體現?
伏羲自認為非是貪圖享受或者虛榮,自古為皇者,是萬民之所繫,代表著治下萬民的臉面和威嚴,若堂堂人皇搞得好像個草頭王一樣,豈不是丟了整個人族的臉面?
君不見上古妖庭,如今天庭,其建築宮殿都是盡顯宏偉大氣、靈秀渾成、神妙厚重,讓人見了之後不由自主的升起渺小敬畏之心,不敢有任何放肆。
這一瞬間,伏羲已經下定決心,回去之後,也要在鳳棲山建立一處不輸於祖庭的人皇行宮,用以體現至高的皇者威儀,好統御群賢萬民。
燧人宮中,燧人老祖早就感知到伏羲的到來,起身親自出迎,將伏羲接入大殿之中,奉為主位。
這在以前自然是不可能出現的,但如今伏羲已經是人族至高皇者,而自己又還沒成聖,地位的確要低了一籌,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嫌隙,暫時居於其下,對燧人老祖來說,並不是難事。
雙方見禮之後,知道伏羲和燧人老祖有重要的事情談,眾賢中身份不夠的紛紛識趣退走,只留下一些地位高的人參與會議。
伏羲開門見山的道:“老祖,關於孔丘道友成聖一事,不知可有計劃?”
“要想成天道聖人,需要巨大的功德,這才是最大的難題。不過在這之前,分開的鴻蒙紫氣卻需要先行合併!”
伏羲點頭稱是,笑道:“老祖勿憂,稍後孤皇就和孔丘道友一起上天,求陛下將鴻蒙紫氣轉給孔丘,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燧人老祖點點頭,沉聲道:“天道聖人的職責是傳道受業、道人向善。縱觀天道七聖人,除了女媧娘娘因造出了符合天道需求的人族而成聖外,其餘六人無一不跟立教有關。故而孔丘要成聖,也需找落在立教之上。”
孔丘苦笑道:“但立教也並非那麼容易,我縱然有心,也有完善的教義體系,但底蘊氣運不足,也是立不了大教的。”
伏羲和燧人老祖也是輕嘆,立教當然沒那麼容易,別看天道六聖人輕輕鬆鬆就立教成功,但也要分析他們當時的情況。
三清就不說了,本身有著巨大的開天功德,其實已經夠功德成聖了,但就是無法成功,還是要靠立教功德引出開天功德,從這裡看,天道聖人想成聖,立教的確很重要。
但三清之所以立教成功,除了玄門已經有完善成熟的理論體系之外,也跟他們的身份有關。
三清是鴻鈞嫡傳,玄門正宗,先天佔據整個玄門大半氣運,整個仙道都要供給他們氣運。有著這樣的基礎,才能夠立教成功。
而接引和準提雖然只是玄門記名弟子,佔據較少的氣運,不過二人卻別有機緣,從須彌山中得到羅睺留下來的魔道教義,並反向衍化出新一套理論,和玄門教義結合,成為西方教教義,從而將殘餘的魔道氣運和玄門氣運融合,透過立教轉化為旁門氣運。
這也是自從道魔之爭後,魔道幾乎滅絕,剩餘的魔子魔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