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帝君變遷(1 / 2)

聖位歸屬終於落下帷幕,眾人心中自難以平靜。

六聖之中,天庭內部便佔據一半尊位,即便是另三人,也和天庭牽扯不斷。

鯤鵬自不消說,早就在給天庭賣命了。而伏羲之所以得聖位,卻是禹皇的轉讓。

玄冥雖然沒有加入天庭,卻承后土娘娘恩澤,,這些聖位歸屬,無一不是間接或直接為天帝陛下立下大功的回報,眾人雖然多有腹誹,但也說不出什麼不是來。

眾大能心情沮喪,失落不已,尤其是鎮元子、雷澤大神、渾古、橫崖、殺祖等,這些曾經紫霄宮聽過道的人,先後兩次看著聖位從眼前失去,被許多同輩人,甚至不如自己的後輩先後超越,自然情緒低落。

反倒是那些一開始就知道希望渺茫的人,反而要淡定許多。

如釋迦牟尼、玄都、帝鴻等人,固然修為不差,但資歷淺薄,對天帝、對宇宙無功績,怎麼的也輪不到他們。

聖人弟子雖然身份高貴,但這主要是背景強大,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太過厲害之處,連玉清真王都無法成聖,更何況他們?

成聖的幾人中,無一不是和東王公同時代的人,修為功績根腳根本不是他們能比的,讓他們除了羨慕之外,連嫉妒都生不出。

現場中千姿百態,隨著時間推移,眾人臉『色』雖然都漸漸平靜,然內心深處憂愁不一,七情六慾從這些清修無數年的仙人們心中擴散,格外的強大,攪『亂』平靜的道心,冥冥中引起宇宙的變化。

一時間魔雲暗湧,被這仙人***滋養,群魔『亂』舞,興奮不已,吞食著從大羅天上垂下的無盡負面情緒,滋養壯大,頗有魔漲道消之勢。

冥河和羅睺對視一眼,心中暗道可惜。這是在彌羅宮中,萬法不沾,群魔俯首,無法動手。

否則就憑這些仙人此時的心境,個個道心波動,靈臺蒙塵,圓潤無暇的千瘡百孔,不知有多少人會被外魔入侵,或死或墮落為魔。

東王公坐在上首,道韻流轉,彷彿最原始本質的大道顯化,渾身散發著朦朦朧朧的陰陽二氣,環繞流轉,而成太極渾成之象。

眾人不管是視線所及,還是意念感知,都無法窺得他的真容,彷彿隨時在變,又彷彿亙古如一,玄之玄有,杳杳冥冥,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包含一切道之本質。

東王公自然沒有刻意為之,但修為差距太大,似他這般存在,已經是眾人無法理解的境界,自然而然,無需返璞歸真,已經是道的體現。

眾人不能領會道之奧秘,自然無法看清他的真容。不光是他,三界之內,如果不是有意顯化,低等境界都無法理解高層境界大能的存在形式,只能看到難以捉『摸』的道之律動。

大殿之中,眾生百態,千回百繞,無跡可尋。但東王公如掌中觀紋,清清楚楚。

不管是三清等舊聖人心中對新聖人的抗拒、警惕,還是十餘萬未得聖位者的羨慕嫉妒恨,都是如此的強烈。

但大羅天作為三界中心,萬天之天,自然有著種種神妙,大道之音無時無刻不再律動,無聲無息見影響著眾人,不過片刻之間,就漸漸讓眾人恢復常態。

“如今三道並行,天庭雖仍只帶有一個天字,但卻是凌駕天、地、人之上的宇宙中心,具有裁決世間一切事物的權力。諸神、諸聖、諸皇、諸帝,皆是天庭一員,但因司職不同,當有所區分。朕今定下規矩,以為定製。”

東王公蘊含天意的聲音傳來,帶著一言而成宇宙法規的力量,緩緩在宇宙之中形成真理,在撫平眾人心境波動的同時,也烙印在他們精神之中。

“聖人乃天地二道的化身,觀天地之道,執天地之行,自有職責,不可再參與人道的治理。故而聖人在天庭位尊而權輕,地位尊榮等同於帝君,但不可擁有實權。有參與、建議三界治理之權,無決策權!”

“真武、昊天、應龍,你三人既已得聖位,便需退位讓賢,朕今免去你等的業位、神職,從今以後,你三人不再是天庭的帝君、大元神。”

“臣遵旨!”

三人說完,心中立刻便是一陣恍惚,靈臺中各自升起一方大印,是三人權力的體現,以此合於天地意志,得到天地力量,行駛quan

bing。

同時人道繪卷的化身封神榜,亦緩緩浮現在虛空之中,榜文中浮現三人的法相和神位記錄,在收回神道符篆之後,如火焰一般散開,然後消散。

三人心中一空,身上天庭神位帶來的氣運和quan

bing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